第769章 分功宴(第3/4頁)
章節報錯
“德卿兄覺得如何?”
“這故事……勉強能在戰報記一筆,博陛下一笑。”
“不錯的亮相……”
~~
天光微亮,王蕘站在濟南城頭上,望著最後一支殘兵退回城中,眼中滿是無奈。
對李璮失望透頂了。
李璮是他姐夫,以前王蕘怎麼看,都覺得姐夫是當世豪傑,心懷大志,武勇絕倫。雖知道李璮不擅謀略,但沒想到是如此不擅謀略……
回想起來,王蕘趕到濟南之時,史天澤還未率軍抵達,當時他便勸李璮放棄濟南,把防線拉到江淮一線,與趙宋聯合防禦。
這是韓祈安讓王蕘轉告的話,既是李瑕的意思,也是王蕘的意思。
局勢很清楚了,王文統一死,李璮根本不可能再直搗燕京,那就只能退。
須知忽必烈還有阿里不哥這個強敵,只要依託於江淮、依託於趙宋,時不時北上襲擾,往後還有機會。
但李璮拒絕了,理由也很充分——
“趙宋豈可信任?若趙宋可信,當年我父也不會喪命於趙方、趙葵之手,我絕不重蹈覆轍!我聯絡趙宋,為的只是得到趙宋的應援而已,豈真有投奔之意?便是有,你真當趙宋君臣敢接納我嗎?!”
王蕘也是一時語塞,想都能想到趙宋朝堂上是怎麼說的“豈不懼重蹈梁武帝接納侯景之覆轍?”
李璮不僅是娶了王文統的女兒,還娶了塔察兒的妹妹,對蒙古局勢十分了解,知道太原路、平陽路,以及河套地區的九原城等地,都是支援阿里不哥的蒙古宗室朮赤一系、察合臺一系的封地。
他想要將聲勢鬧大,讓天下人感到忽必烈已岌岌可危,群起響應。
王蕘跑來相勸時,李瑕還在南陽拖著史天澤,對此,李璮也有自己的看法。
“李瑕之所以能拖住史天澤,實則是因史天澤本就無意來攻山東,藉機觀望罷了。當此時局,天下間無數目光盯著,我豈能退出濟南?!合該堅守下去,待群起響應……”
“姐夫啊,若有人響應,三十年前就響應了。”
“三十年前豈有這大好機會?如今不同,李瑕若能再拖史天澤一陣子,便是連史天澤也能倒戈。”
“拖不了了,蒙軍不止有一路攻關隴,他何為要為姐夫再拖下去?”
“有何拖不了?我守濟南,千辛萬苦尚可支撐。他不過對敵那欲戰不戰的史天澤一路人馬。”
“人家不像姐夫你不管不顧,人家要講策略……”
“傳信於他,只差這最後一步便可驅逐蒙虜,為山九仞,不可功虧一簣。到時我與他平分天下又有何不可?”
“姐夫!”
“休再多言,你如此相勸,到底是何目的?!”
“……”
王蕘於是明白李璮不信任他了。
因為他與王文統這父子倆確實起過要投靠忽必烈的心思,也就是如今王文統死了,他才再次決心抗蒙,不被信任也實屬正常。
既勸不動李璮,王蕘只好去勸外甥李南山早做敗亡的準備。
李南山被說動了,且做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