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忽必烈稱為“董大哥”,不是因為他的年紀或地位,正是因為他做事沉穩,性格敦厚,有為人兄長的風度和可靠的人品。

也唯有董文炳自己心理最清楚,這種人品,有時也是他能成事的原因……

~~

潼關以西,蒙軍大營。

“大哥,有訊息了。”劉均快步衝進劉垣的大帳。

劉垣還沒解下身上的盔甲,轉過身忙不迭便問道:“有父親的訊息了?”

“還沒有,是董帥派人乘小舟穿過宋軍防線遞了訊息,他已拿下金陡關,明日便合力攻城。”

劉垣立即便見過了那信使,確認了訊息真偽之後,心便定了下來。

“不愧是‘董大哥’,著實是可靠啊。”

“著實如此,夏陽渡一丟,父親又沒了訊息,我這心中更不安,幸而得到這訊息。”劉均道:“北地世侯中,我最佩服董帥。”

劉垣一邊鋪著地圖,道:“明日一攻城,我們本就能知道援兵已正在攻潼關東面,董帥卻還是先傳了訊息,可見他心中重視我們。”

劉均頜首不已。

董文炳初時只領一千人攻金陡,之後又火速從南陽調兵,這都是做不了偽的。

兄弟二人之後再商議著軍務,氣氛便與原來不同。

因董文炳的支援,軍心士氣也馬上振奮起來。

次日,劉垣再次攻潼關,果然便發現了潼關東面也有了戰事。

從戰臺上看去,砲火、火球、硝煙隱隱可見。

潼關,顯然已守不了太久……

~~

六月十六日。

潼關。

一場攻防戰終於在傍晚時分落幕。

西面城牆上,茅乙兒手一鬆,手裡的單刀“當”的一聲落在地上。

他咧嘴笑了笑,掩飾著方才那一瞬間的因力竭而有的恍惚,道:“刀柄好像有點鬆了,沒松。”

說著,撿起了單刀。

“將軍,潼關兩面都被包圍了,怎麼還不見援兵來?”

問話的是茅乙兒麾下一名隊正,名叫牛平,今日守城還救過茅乙兒一命。

“援兵不是來了嗎?”茅乙兒抬刀指了指,道:“張帥派了兵馬攻西面的蒙軍,看到了沒?”

“也太少了吧。”牛平嘟囔道:“怎麼也得派一萬人來,儘快殲滅這些蒙軍才好。”

“馬上就來了,真的。”

茅乙兒拍了拍牛平的肩,笑了笑,露出滿嘴的牙,又道:“很快。”

但昨日有信使冒死乘小舟從黃河邊遞了訊息,張珏既要追剿關中北面塬臺間的蒙軍,又要支援延安府,另外夏陽渡、蒲津渡還要防禦……總之是希望茅乙兒再撐久一些。

他能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