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統籌(第2/4頁)
章節報錯
李冶很憤怒。
他尚不瞭解宋國,也不瞭解李瑕。
但無論如何,派人強行將他這垂垂老矣之人擄行千里,確實是太過蠻橫且失禮。
忽必烈尚且沒有如此強逼。
由不得李冶了,車馬以北上運糧歸還亳州之名南下,卻不走河南,轉道山西,抵黃河邊,趁夜渡河。
一路山長水遠,先是到長安見了楊果,一番長談,李冶怒意稍減,心中卻還有許多埋怨。
再沿蜀南而下,終於是望到了漢中城。
李冶自是要狠狠地罵上那李瑕一頓……
~~
漢中北面拱辰門前,李瑕正帶著許多人準備迎接李冶。
他最早是在去年聽元嚴說了李冶之名。
這是北地僅剩的幾位還未出仕的名士之一,數學上的造詣也許可算是稱冠當世。
又有元家、楊果的這層關係,李瑕當時便起意招攬。
派細作往河北,這事很難。但張弘道來了,便有了機會。
張家一直有些走私生意,就是由張弘道打理。張弘道出奔,張弘範只能將亳州交還給忽必烈,並清算張弘道的人,這不假。
但需要時間。
暫時而言,張九郎忙著向忽必烈請罪、想辦法讓張五郎與張家劃清界線都來不及,不會馬上將張五郎叛逃之事搞得天下皆知。
趁這個關口,張弘道自要派人往保州與某些人暗中聯絡。
可以想見,那邊軍情司的人前腳才憑張五郎信令過山西,後腳張弘範必已快馬褫奪張弘道之權。
就在這可以滲透河北的轉瞬即逝之間,李瑕選擇“搶”來了李冶。
此舉,必然會再次引起金蓮川幕府的警覺、加強對李瑕的防備,以後只怕再難出現這樣的機會。
沒關係,以李冶的才華與名望,值得。
要知道,忽必烈尚且兩次邀其出仕未成。
……
“晚輩李瑕,久聞敬齋公大名……”
“哼!休在老朽面前作態,你當是思賢若渴,老朽只當你是山賊土匪!”
李冶顫顫巍巍下了馬車,一把推開李瑕想要攙扶的手,自站定了。
他一輩子游歷山水,歷盡艱苦,雖年近七旬,身子骨卻還健朗,目光炯炯有神。
環目一看,見到李瑕身後的張弘道。
“你這豎子!”
張弘道面露苦笑,行禮道:“見過敬齋公,小侄失禮了。”
“哼!坑蒙拐騙,這便是你的世家風範?!”
李冶重重哼了一聲,目光掃去,見人群中還有幾個他認識的北歸人,如考城名醫世家子弟張考銘,遂又抬起柺杖繼續罵。
唯獨見了元嚴,他才嘆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