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宋臣與名義(第2/4頁)
章節報錯
卻也沒太大不滿,畢竟稅賦輕了,地裡刨食總能活下去。
鎮巴縣如此,整個川蜀也是如此。
茶葉如此,鹽、布、酒、藥材等等商貿也不興盛。
川蜀的現狀就是,人少,地多,稅賦輕,民生安定,但就是窮。
要知道,千萬人遭屠,川蜀幾乎是被毀過一遍。
李瑕上任以來,興修水利,能做的是讓耕者有其田。
今年蜀民能吃上飯,但也只是吃上飯,還遠遠談不上振興。
……
嚴云云說過這些情況,眉頭皺得更深,道:“我近來常說的便是,要使川蜀富強,僅有糧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商貿。”
“那些商賈不肯以銅錢、金銀來買?”
“咬定了必須在川蜀設‘關子鋪’,否則往後每次交易都要運銅錢、金銀來,成本便太高了。他們說,這次一百萬斤茶,只是拋磚引玉,只要設關子鋪,便是一千萬斤他們也吃的下。”
“那就是三百萬貫?”韓承緒大驚,道:“今年川蜀稅賦尚且遠無此數……”
韓祈安反而道:“如此看來,必是為了引我們允許金銀關子流通了。”
“敢來,我們吞了他們的金銀。”
韓祈安淡淡道:“他們的金銀說好運來,隨時可反悔,茶葉卻得種一年,我們若安排百姓種茶,到時茶葉無人收,你待如何?”
“我賣到天竺去。”嚴云云小聲嘟囔一聲。
“只怕不僅如此,依宋律,川蜀賣茶分為兩種,一為榷茶,宋神宗熙寧七年行茶馬法,由茶馬司主政,以茶換馬;二為引茶,商人往四川買茶,官府發放茶引,十稅其一。”
韓承緒說著,指了指嚴云云,道:“你這次談的生意,乃是走私茶。”
嚴云云道:“叫阿郎發放茶引即可。”
“那便涉及到轉運司,茶稅該轉運朝廷。”
“不轉運呢?”
“茶商若是賈似道的人,或是你走私,或是阿郎侵吞茶稅,證據確鑿。”
“以阿郎如今之勢,該不懼這點小把柄才是。”
“不懼,但不論我們如何應對,只要阿郎名義上還是宋臣,便沒有籌幣權,受制於茶馬法、茶引法。賈似道就是在利用這些名義打壓阿郎,試圖將川蜀拖進宋朝這個泥潭。”韓承緒道:“眼前這一樁事還好應對,然這只是試探,後面必還有層出不窮的招術。”
嚴云云思考到最後,問道:“那阿郎要應對,只能在川蜀發行自己的紙幣,修改茶馬法、茶引法,甚至是鹽鐵法?還要奪轉使司之權?”
“正是如此,籌幣、修法,皆諸侯之權。”韓承緒喃喃道:“賈似道比程元鳳出手果絕、狠辣。若是他重掌中樞時阿郎還沒能謀到建牙開府之權,只怕得脫離宋廷了……”
“這般嚴重?”
韓祈安道:“賈似道的態度就是‘川蜀脫離開大宋的錢幣,便相當於脫離大宋’。說來說去,問題只有一個……名義。”
“他敢這般逼阿郎?”
“未必敢,眼下還只是以商賈來試探,但有這意思。”韓承緒道:“如今還說不好,他若重執中樞……到時便知。”
“阿郎如何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