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李瑕想到這裡,既深恨廉希憲狡猾,卻也能體會到對方的無奈……

彼時,廉希憲局勢一塌糊塗,擅棄關中,若逃,闔家皆受牽連。要翻盤必須殺他李瑕,同時必須守潼關以保留反攻的可能,那就只能藏奇兵於華山,再逼他往華山。

但他又不可能傻到仰攻華山。於是,廉希憲故意留下道士指明登山的小道給他建立偷襲的可能,再利用這半封殘信試圖激他。

算不得什麼厲害手段,卻已是唯一的辦法,換作別人也許已經自刎謝罪以保家小,廉希憲倉促佈局,卻險些還是成了。

當時若再衝動一些……

無所謂了,對方死都死了。

李瑕收回心思,也感到壓力鬆了許多。

他雖然早已猜到張文靜無恙,之前做決定時難免也會怕萬一,此時終於放心下來。

“再等過了陣子,關中穩定了再去找她吧……”

這念頭飄過,他揮了揮手,讓人將那些書生帶下去。

……

“大帥,是否繼續追查?”

“我們在山西還從未安排過暗探吧?”

“是。”林子道:“但元從正說的確實是真的,我們的人是一路問詢過去,張家女郎確實經過了九峰書院。”

“嗯,我是說,繼續查,但該小心些,正好也可以對山西進行滲透了……算了,暫時不必了,只追查文靜,之後就撤回來吧,先安定了關中再談。”

李瑕又揉了揉額頭,終於感到了疲憊不支。

取關中,收服了劉黑馬就很順利。

但越順利,後續的收尾就越麻煩,民心不屬,兵力不足,細作橫行……又不能倚重宋廷的實力。

不能倚重宋廷,最直觀的一點就是手底下屬於宋廷的官員都不能用。

而關中三府二十四州,比漢中大兩倍,人口更是多了三四倍不止。

這是什麼概念?以漢中五分一的官員數量,治理兩三倍的關中。

遠遠沒到談其他的時候。

穩定壓倒一切,能在一年內站住腳就不錯了。

這也是李瑕為何最害怕廉希憲的細作,好在廉希憲多次擅作主張、罪過太大,只能殺李瑕以求速勝,沒有長期潛伏破壞的機會。

這也是為何李瑕願意到華山了結,早了結、早安心……

“這樣,這次‘請’回來的書生,派人去將他們的家小都帶回來,底子也都摸一遍。”

“是。”

“潼關、華州一帶,告示也張貼出去,我要充實幕府,有才學之士可以到潼關應徵。”

林子問道:“大帥還要久在潼關?”

“得等各地守軍調防過來啊,黃河沿線不可不慎,長安有三位老人與劉元振在,我還能放心些……”

“明白,一定儘快找到張家女郎。”

李瑕笑笑,道:“去吧……對了,把這份策論卷子給那幾個書生做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