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斡腹(為盟主“色如多”加更)(第2/6頁)
章節報錯
先是談了“平水法”,即關於漢中築壩蓄水之後,如何解決災年與澇年蓄水量的方法。
之後又說了如何改動吳潛當年的“義船法”,換為在隴西養馬,既能不強制徵調馬戶,又杜絕貪官汙吏貪汙剋扣之隱患。
李墉聽得連連點頭,提筆記下,感慨吳潛治國之能,始終執弟子之禮。
“多謝吳公指點,天色也晚了,不如先用飯吧?”
“不急,不急。”吳潛擺手,大笑道:“這幾日已談了政務,與老夫聊聊非瑜是如何拿下隴西的,如何?老夫耐著性子等了許久矣。”
李墉笑,眼中有些引以為傲之色,很快又化作求教之意。
他很清楚,吳潛雖是文官,不能親自領兵,卻是當世極了得的軍略大家。
當年,端平入洛失敗之後,吳潛提出要防備蒙軍反撲,對天下形勢作了準確判斷。
也正是他上疏提議合併京湖戰區,由孟珙統一部署,並提出川蜀的重要性。
之後,孟珙也提出三層藩籬防禦川蜀之策,並在京湖戰事結束之後支援川蜀。
能在臨安聽到的隻言片語中敏銳分析出各地戰況,並提出妥當的對策。只論軍略,放眼當今天下,誰人比起吳潛,都算是嫩的。
這些年,也就是先帝不肯用吳潛而已。
“當與吳公細述一遍……大郎,你去將飯菜端進來。”
李昭成遂起身出了書房。
待他提了食盒進來,李墉差不多已與吳潛細說了隴西一戰。
“……”
“原來如此。”
吳潛撫須大笑良久,提壺長飲了一口,這才平復心緒,道:“非瑜用了諸葛丞相兩次伐魏之計啊,不過是先揚言出子午谷,再伏擊大將張郃,最後再兵出祁山道。”
“是。”
“到了鞏昌,用的是劉整十二驍勇破信陽的辦法,擒其城守也?”
“正是如此。”李墉道:“非瑜作計劃時,廢稿正是吳公所言這些戰例。”
“好,好,大道至簡,運用之妙,存乎於心。”
李墉傾了傾身子,為吳潛斟酒,問道:“公以為,若是敵手,可能破局?”
“難,祁山道殲四萬大軍,攻守之勢已完全扭轉。接下來,非瑜便是以勢壓人,敵手若反攻隴西,必敗。若不反功,非瑜將收納隴西兵勢,好!好!”
李墉亦笑,又為吳潛斟酒。
“幾條蜀道,可遣兵守了?”
“自是守了。”
吳潛點點頭,執箸夾菜,目光中始終泛著沉思之色。
一塊鐵鍋炒肉送到嘴邊,他卻是停了下來。
李昭成低聲道:“這肉炒得有些老了。”
“老。”吳潛喃喃道:“蒙古人打戰,最講究的……該是一個‘繞’字。”
“何解?”
“鐵木真死時,留下滅金之策,稱金兵在潼關,難以遽破。若假道於我大宋,則下兵唐、鄧,直搗汴京……迂迴了三千餘里。”
吳潛語氣帶著沉思,又喃喃道:“當年我之所以提出‘蓋上流存則國存,上流破則國破’,正是基於蒙人作戰之習慣,彼胡虜自打獵中學會的斡腹之謀。
蒙軍南下初期,先攻江淮,後攻京湖,皆不利,遂迂迴包抄轉而攻川蜀;攻蜀不利,更是大迂迴繞道數萬裡,先取大理。縱觀古往今來之戰事,論‘繞’字,無人可出蒙虜其右……”
李墉聽到這裡,皺眉沉吟,問道:“公欲言,蒙軍迂迴京湖而攻漢中?”
他想了想,又問道:“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