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府。

唐時,鳳翔府與成都、京兆、河南、太原合稱“五京”,號為“西京”。

劉黑馬還有一個官職是“西京留守、天下兵馬副元帥”。

鳳翔亦是他的根基之一。

昨日一敗之後,他倉皇率殘軍撤退,連夜逃回了鳳翔府。

幸而府城還在。

劉黑馬擔心的不是宋軍,而是怕廉希憲會先控制鳳翔府。

戰前,他與廉希憲說“若勝,則收復隴西”,但沒說若敗了要如何。

兩人都不敢說,所以相對無言。

若敗,劉黑馬便打算與李瑕談談歸順之事。

太多兵馬被李瑕俘虜,兒子在對方手上,漢中、隴西已對關中形成居高臨下的夾攻之勢。另外,忽必烈未必就能勝過阿里不哥……總之原因很多。

甚至,李瑕曾與賈厚詳聊的那些話,也偶爾會在劉黑馬心中浮起。

而他之所以還要再決一死戰,既是回報歷代大汗對他的重恩,也是想盡力保全他的驕傲。

若不打上一戰,他對李瑕並不心服口服,也不敢將全家性命全壓在李瑕身上。

唯一仗定勝敗,才能看清局勢,才甘願。

這是很微妙的心思。

簡單而言,劉黑馬還是想拼一把,看能否穩住局面。

投順還弱小的李瑕,只是到最後迫於無奈的選擇……

廉希憲看得明白劉黑馬這個心思,當然看得明白,劉黑馬不調鳳翔府駐軍,儲存退路的心思已很明顯。

故而說“請劉公放手施為,不必顧慮”。

言下之意,同意讓他全力一搏,再做決擇。

廉希憲也無奈,否則若再逼迫,只恐劉黑馬連戰都不願一戰。

戰一場,至少還有勝機,

再調汪直臣增援,努力求勝。

但最後,還是敗了。

廉希憲僅比劉黑馬早半日退走,來不及控制鳳翔府,乾脆領著心腹直奔京兆府。

這是已不再信任、也沒有理由再信任劉黑馬了。

因其將家族之利置於朝廷之上,戰前留有退路,戰時見援兵已至猶先潰逃,暗揣反覆之心。

劉黑馬深知自己已不得信任,歸順李瑕已是保全家業更好的選擇。

他還有與李瑕談條件的底氣,戰前便已算得清清楚楚。

臨洮之戰後剩下的一萬五千餘戰力,五千餘奇襲漢中盡沒,五千餘決戰於渭水僅餘一千四百人得歸……但還有五千精騎散佈各地。

而關中各州縣、各關隘駐軍相加,猶有兩萬餘眾,雖說戰力差些,守城還是夠的。

且劉黑馬鎮守山西、陝西近二十年,在軍中地位遠高於廉希憲等人。

只看一點便知,阿藍答兒南下鉤考之際,敢動廉希憲、商挺,卻不敢動劉黑馬。

反觀李瑕,眼下雖有一萬精兵北伐,但隴西空虛,李瑕真敢帶兵深入?又如何取得關中?川蜀連年戰禍支撐得了這樣的大戰?取關中之後如何防禦?

李瑕需要他劉黑馬投效,這一點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