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勝!”

宋軍士卒們興奮不已,彷彿他們已經勝了。

因此,疲倦的重甲兵們也沒有別的念頭,被同袍推著往前走。

敵騎的刀劈在他們的頭盔上叮噹作響,但他們太累了,感覺不到危險,只知道再撐一撐就結束了,以他們的勝利。

他們身後,長矛手藉著他們的保護開始殺敵,也不忘繼續激勵他們。

“撐住啊!馬上要勝了……”

長矛如林,刺出。

霹靂炮被擲入騎兵的陣線中,鐵片濺開,人仰馬翻……

~~

劉黑馬三千餘騎在姜水畔陷入包圍,若再不能突破,已有大敗之勢。

但他還不慌。

雁形陣橫向展開,兩翼向前,便像猿猴的兩臂前伸,作用是剋制輕騎的迂迴,故而能形成包圍。

它的弱點在背面。

戰前,劉黑馬已派兩千騎繞到了宋軍背面。

只要能從背面擊潰宋軍,此戰就能勝。

他的策略就是用主力吸引宋軍,給劉元振創造破敵的機會。

不論劉黑馬對長子是何觀感,他深刻明白最後還該由長子來擔家業。

他願為餌,讓長子擊敗李瑕,重新振作起來。

~~

劉元振近來確實有些消沉。

他以往不是這樣,出身世家,文武雙全,素有志氣澎湃。

二十歲起便曾獨攝萬戶府,號令嚴明,賞罰不妄,宿將敬服;蜀中大戰時,他孤身入營降服劉整,言辭慷慨,氣度從容,堪稱以一己之魄力服人。

只是近年,實在敗給李瑕太多次了。

成都一敗,全軍受俘,他尚不得身免。好在當時李瑕放他歸還,他還能找到藉口,以為是金蓮川幕府與李瑕暗中合作;

漢中一敗,十萬大軍倉促而退,則勉強說是為了還爭汗位;

壠塬一敗,損兵折將;

最後到了祁山道一役,劉元振徹底被李瑕擊垮了信心……

今日這場決戰,他心裡始終有“贏不了李瑕”的念頭。

繞道敵後,拉開距離,重整陣列,擊敗輜重……當劉元振寄望用襲擾一點點建立騎兵優勢時,李瑕已決然率陣殺向劉黑馬。

見此情景,劉元振竟是猶豫了一下,沒能果斷下令衝擊敵後。

衝擊嗎?

宋軍陣中盾牌、重甲、長槍還是太多,在其陣線沒有太大的鬆動之前,騎兵衝殺過去還是太危險。

“你知道仗該怎麼打。”劉黑馬這句話再次浮起,竟使劉元振陷入了自我懷疑。

不夠堅決,他已沒了當初的風采……

猶豫了一會,劉元振才做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