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

軍營佔地三百餘畝,一頂頂大帳篷連綿開來。

校場上,名叫“李澤怡”的將領回頭看了一眼,只見一列列宋軍執矛而立。

汪家降宋了。

這是前幾日便知道的事,四萬大軍被殲滅,宋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鞏昌。

降就降吧,李澤怡相信汪家對形勢的判斷。

他的祖父諱名“李節”,早在金國還在時,李節就已是汪世顯麾下將領。之後,任鞏昌總帥府知事。

祖輩如此,父輩亦如此。汪德臣任總帥時,李節之長子李庭玉,也任總帥府知事。

到了孫輩,李澤怡依舊是以汪家馬首是瞻。

蒙也好,宋也罷,無非汪家頭上換個人納貢輸稅,汪家繼續保著他們這些人在地方上過日子……

下一刻,汪忠臣抬手一指,指向了千戶趙炳。

“趙炳,曾奉命隨闊端屠蜀……”

“噗。”

李澤怡一愣,看著前方趙炳的屍體倒在血泊中,才想掙扎,已有宋軍士卒衝上前摁住他。

“幹什麼?!”

“說好歸降的!”

“……”

呼喝聲中,李澤怡明白了,這次歸附與以往不同。

宋軍要追咎屠蜀的往事,汪忠臣為一己之利,拋棄了追隨汪家三代的從屬。

如今已不是汪世顯在世之時了。

這是出賣、是背叛!

他抬起頭,看向了站在點將臺上的汪忠臣,只見對方還在一個個指著同袍將領。

“李庭桐……”

李澤怡聞言一驚,目光中,只見他三伯徑直倒地。

“三伯!”

一股怒氣貫上腦門,李澤怡目眥盡裂、握緊了拳便想衝上前殺汪忠臣,卻被宋軍緊緊摁住。

“汪忠臣!你做什麼?!”

李澤怡恨不能生啖汪忠臣之肉,破口大罵。

“汪忠臣!我祖父追隨你父一世,我大伯、二伯為你汪家殉葬,你敢殺我三伯!你敢!”

汪忠臣彷彿沒聽到一般,但一會兒之後,竟是抬手指向了李澤怡。

李澤怡又怒又驚又怕,吼道:“汪忠臣!我沒去過川蜀……”

“李澤怡。”汪忠臣道:“李庭桐之侄,當株連。”

李澤怡驚懼交加,眼看著宋軍士卒就要持矛捅來,自知要死,心神大亂。

然而,有一個瞬間,他看到那矛停下來,那持矛計程車卒回頭看了一眼。

李澤怡心念一動,余光中,只見有許多將領已跪下來。

再望向將臺,他終於注意到那位宋軍大帥正在看著自己,目光中帶著審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