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這是正理。”

韓祈安又道:“到時,須讓聶仲由統一路兵馬南下為妥。”

楊實又談論了些威寧城之詳情,諸人各抒己見;嚴云云則領命負責重新打通南絲綢之路……

這事,大概方針最後雖依李瑕的主意定下,但李墉的提醒卻讓眾人意識到,眼前的局勢並不樂觀。

氣氛凝重了些。

“如今這物價,會子愈發兌不到錢了。”楊實忽嘆了一句題外話。

“是啊,六千萬貫先支半數,再減去平日養軍之開支,水利、鋪橋、修路、購馬……所剩無幾矣。”

諸人話到此處,再看向李瑕,幾乎同時沉默下來。

最後,還是韓承緒道:“阿郎欲圖關中,只怕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我這策略不好?”

李墉道:“過於複雜,牽扯過多勢力……”

李瑕道:“此次,並無上中下三策,我苦心冥想,只想到這一個辦法。”

韓祈安道:“阿速臺已退出關中了,與渾都海合兵於六盤山。”

李瑕頗詫異,訝道:“情報準確?”

“具體訊息不好打聽。我幾次讓胡勒根帶人往關中打探,捕獲了劉黑馬軍中一名糧官,他只聽到一些傳言。”

先是仔細將這些說清楚,以免李瑕對情報的判斷有誤,韓祈安才繼續說起來。

“阿速臺無能,久攻長安城不下,而史天澤、張柔大軍趕到,他遂西撤。另外……阿里不哥並無當即攻取京兆府之決心,他所求者,阿速臺將蒙哥攻蜀之兵力帶回。”

李瑕非常不高興,道:“阿里不哥當知戰事拖長,他的稅賦必遠比不上忽必烈,既已先得到訊息,該不計代價攻下京兆府,以期速勝才是。”

“似乎是,阿里不哥請忽必烈到哈拉和林,參加忽裡臺勒大會,藉此將忽必烈引出勢力範圍,雙方各派使節,忽必烈已答應了……”

“答應?”

李瑕搖頭不已。

忽必烈怎可能真去哈拉和林?

當年蒙哥召忽必烈、今歲趙昀召李瑕,那是局勢還不明朗。

而以眼下蒙古之局面,阿里不哥竟還能懷著這般心思?

只怕其人在哈拉和林準備血刃忽必烈之際,忽必烈已搶先稱汗了……

~~

燕京。

燕京城還是金國中都的格局,由完顏亮下詔營建,仿照宋朝的汴京,在遼國南京基礎上擴建。

皇宮居中,方方正正。

成吉思汗攻陷此地後,宮殿多被拆毀或焚燬。

因此,忽必烈雖在燕京登基稱帝,暫時而言,都城還是在開平城。

當然,畢竟是金國舊都,暫時駐蹕於此,宮殿還是非常夠用的。比臨安大內要開闊大氣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