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朝會(第3/4頁)
章節報錯
因為,他的志向不僅是將帥、政客,他要全面。
不能因為覺得“黨爭內鬥真是太骯髒了”就躲開。
農夫要種地尚且要淌糞肥,那要保護萬萬農夫的地,一點髒水都不想碰怎行。
要立事,不能怯,不能怯於鬥爭。
若不如人,那便,權謀、施政,補足短板。
短板補上之後,哪怕還不如人,其它的長處才有機會押上來。
只會權謀,最多隻能成為史彌遠;
只會施政,最多隻能成為文彥博;
只會打仗,最多隻能成為張浚;
只會造槍,最多隻能成為陳規。
因為這是宋朝。
賈似道的那番話,確實是肺腑之言。
宋朝之官制,能讓李瑕想做的事業,難上許許多多倍。
以官、職來恩養,安文臣武將之心,地方官全是“差遣”,則使臣子無久鎮地方之名義。
謀逆難,起義更難,沒辦法在兩股勢力間存活。
所以歷史的程序是等到一百年後,一個王朝已腐朽、且沒有外敵,才能有人改換天地。
因此賈似道才天下之權在樞密院,他要在宰執之位上隻手護山河。
他看得很透徹,可稱得上當世聰明絕頂之人。
吳潛亦然,只是比賈似道剛直太多。
~~
李瑕遠沒有他們聰明,李瑕自認為強處是他並非當世之人。
他有很多先進於當世的想法,民生、科技,但都需要太長的時間去實現。
直到出現一個拐點,即勢力大到讓朝廷不敢輕易動。
否則在勢力才冒頭,才有一點點威脅時,必會被抹殺。
因為,宋朝的整個框架就是天然防造反的。
所以需要權謀。
權謀不宜過甚,但不能沒有。
它是把保護傘,李瑕需要用它來保護還在成長中的謀逆勢力。
這才是他臨安之行所要做的。
他不斷告誡自己,這次來的目的是到權謀,然後用權謀把保護傘撐起來,而不是把一切砸爛、玉石俱焚。
所以,李瑕想要的上策,確實還是要贏得皇帝的信重。
目前為此,上策各項計劃,有成功的、有在進行的、也有失敗的。
已躲過了張家的離間計、已助閻妃起勢成為他的援助;
與吳潛、賈似道還在接洽,爭取他們繼續支援他為蜀帥;
但丁大全沒了,所有需要丁黨幫忙的後繼計劃全都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