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從賈府出來,李瑕回府睡了一覺,在四更天起來,換了一身隆重朝服,往大內宮城走去。

今日要開大朝會。

天色未亮,灰濛濛一片,御街上已是燈火通明,車水馬龍。

“哇。”劉金鎖不停轉著頭,感慨道:“官真的好多……”

臨安內城,也就是小小一個錢塘縣,官眷便擠了四十餘萬人,當然多。

可以,只需把在朝官員拉出來組成一支大軍,人數上已可勝過蒙哥的大軍。

擠過御街,李瑕看時間還早,先到漏院裡看了一眼,見人太多,沒他這種武階官員歇腳之處,乾脆又退出來,往麗正門前排隊。

他雖在閉目養神,但挺拔筆直,姿儀出眾,很快引起了旁人注意。

“咦,這般年歲的四品伯爵……敢問閣下高名?”

李瑕回過頭,只見是旁邊文官佇列中,一個紅袍官員正撫須相問。

“勞閣下相問,高名不敢當。李瑕,李非瑜。”

“趙與訔,字仲父。”

聽到這個表字,李瑕沉默了一下。

趙與訔年紀在四十五六歲模樣,氣度文雅,頗有風骨,掛著笑意通了姓名,自我介紹道:“中奉大夫、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

“原是府尹當面,失禮了。”李瑕連忙拱手行了一禮。

李瑕其實知道這趙與訔,大宋宗室。

因為他近來多在暗中打聽宗室人物,以備與忠王抗衡。

之所以對趙與訔有印象,因為聽過趙與訔有個兒子……大書法家趙孟頫。

但這趙與訔,一看就不行。

趙與訔與當今官家同一輩,都是太祖皇帝趙匡胤的十世孫。

但,官家是燕王趙德昭之後,趙與訔則是秦王趙德芳之後。

差得太遠了,從九世祖開始就分了岔。

論血脈,排在趙與訔之前的宗室還有數百人。

“非瑜出身嘉興李家?”

“是,李家遷居嘉興百餘年。”李瑕應道,這事他知道的不多,曾聽李昭成過一點。

趙與訔點點頭,又問道:“敢問裕齋公是非瑜何人?”

“是晚輩伯祖父。”

李瑕知道,裕齋公指的便是李仁本,李家家主,李墉的伯父。

因趙與訔不稱官名、只稱字號,這是在私敘,李瑕也只好執晚輩之禮。他不太喜歡這種應答。

“那你我之間還沾著親。”趙與訔臉上含笑更濃,卻又帶著些悲惋之色,嘆道:“亡妻李氏,是裕齋公之族中侄女,亡妻喚裕齋公‘伯長’,她與令尊亦是族中姐弟……”

李瑕倒是第一次聽這事。

他只知道李仁本嫁了長女給榮王趙與芮,引了滿門禍事。卻不知李家原來還有遠親,嫁了宗室趙與訔。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大宋宗室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