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次不同,趙昀真的怕李瑕萬一降了蒙古,會帶動太多的人。

因為真正嚇到他的……是忽必烈。

是北面士人對忽必烈的推崇。

“能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之主。”

“心乎生民,不心乎夷夏……”

這才是在掘他趙氏宗社的根。

趙昀太清楚了,為何大宋能經遼、金而不亡?為何蒙古二十餘年不能南下?為何叛宋之臣必眾叛親離?

賈似道方才的不錯,因為民心在宋。

民心是什麼?

是士大夫嘴裡的法統!

透過那封信,趙昀彷彿能看到忽必烈從信封裡走出來,雄壯、兇狠,更可怕的是眼神中還帶著睿智……

帝王氣。

當忽必烈的帝王氣撲面而來,那句“天下歸一”映入眼簾,趙昀不能不感到無比的恐懼。

恐懼到從心底裡泛起顫抖……

~~

漢中,帥府。

“不能小瞧忽必烈,也不能小瞧了趙昀,他們才是帝王。有些東西,只有坐在皇位人能理解。”

李瑕與韓祈安聊著聊著,忽然開口這般了一句。

他帶著些自嘲的口吻,又道:“帝王氣,我如今半點也無。”

“阿郎有。”韓祈安應道。

“不,我手下之人,誰能堂堂正正出一個擁立我當皇帝的正大理由?”

韓祈安沉吟片刻,道:“阿郎蓋世英雄……”

“並非所有英雄都能當皇帝。”李瑕道:“世間有英雄無數,為帝者幾何?而為帝者,又有幾人是英雄?”

“開國為帝者皆可稱英雄,歷代不過數十人。至於……”

韓祈安想了想,忽不知從何起。

李瑕道:“方才我問,待我歸來可否求娶巧兒。先生答,該是巧兒侍奉我。我,不是侍奉。但我卻不出那該是什麼。”

韓祈安道:“阿郎待巧兒之心意,我明白。”

“不夠。”

李瑕自嘲一笑,道:“我若‘以妻禮待她’,不出口,因我已不能給到她妻子的名份。名份既不重要又重要,我想給她一個名份……”

話到這裡,李瑕沉默了一會,才開口了一句。

“我若開國稱帝,封巧兒為貴妃。”

韓祈安愣了一下,笑笑。

李瑕也笑,問道:“有點太遠了吧?”

韓祈安撫須道:“我信阿郎能成,聽了也歡喜。”

“但還是覺得這話不真實?聽起來有些傻氣?先生實話。”

“有……些許。”

“因為我實力不足,且毫無法統。”李瑕道,“開國建業,來實是太遠了,不真實。”

“暫時而言。”

“法統。”李瑕又唸叨了一聲。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