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良合臺、阿卜幹、阿答胡、紐璘、汪德臣、孛裡叉……我大蒙古國戰死了這麼多元帥,為什麼?!為什麼他還是這麼小一個官?!”7

“臣不知。”楊大淵應道。

“他什麼?”莫哥問道。

“宗王,他,趙宋太愚蠢了,必被蒙古滅亡……”汪忠臣答道。5

莫哥大怒。2

“這顯得我也太愚蠢了!明白嗎?!和這樣愚蠢的敵人打仗,讓我看起來就像一個瞎了眼睛的蠢牛!”3

來阿八赤、汪忠臣看著裹在牛腹裡的莫哥,一時又是無言以對。2

……

無論如何,眼前的劍門關丟了。要麼就打過去,要麼掉頭走米倉道。

當然,也有別的辦法。

比如直殺成都,再順江下敘、瀘,千里迂迴至呂文德後方,破重慶,順長江而下,與忽必烈會師,直搗臨安。

事成,必滅宋。

若此時,處在莫哥這個處境的人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或者李瑕,必然有此魄力。2

但莫哥沒有。

他不需要。

他只需要從牛腹當中鑽出來,吩咐一句。

“走米倉道,讓我看看,呂文德敢不敢與大蒙古國的勇士在野戰中交鋒。”

是,他莫哥相比那些同父異母的哥哥們,是個庸人。

但相比當世其它將領,莫哥也是最頂尖的一批,領五萬餘大軍,穩紮穩打。

誰能攔他?3

利州這個地方,與漢中還隔著大巴山脈,要到漢中還要穿過綿長崎嶇的金牛道,其實屬於川蜀地界。

但它又是劍門關以北,與川蜀被天然劃分開。

因此,他才能成為蒙古攻蜀的前沿陣地。

汪德臣在此屯田,既不需從漢中運輸糧草,又不擔心宋人反攻。

那麼,拿下劍門關之後,擺在李瑕面前的路有兩條。

一是,攻利州,然後沿金牛道反攻漢中,若是順利,能趕在蒙軍從米倉道抵達漢中之前堵死蒙軍。

二是,扼住劍門關,關門打狗,把蒙軍拖在川蜀,若能擊敗蒙軍,挾大勝之勢,破利州、攻漢中將勢如破竹。

李瑕沒有冒然下決定。

他很擔心莫哥會直趨成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