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想要大量殺傷的是汪忠臣部,這事關接下來收復漢中。

但夜幕已降下,戰場上的局勢千變萬幻,已不可能完美地實現戰略計劃。

汪忠臣是連總帥之位都能讓給弟弟的人,理智到了極致,馬上就領兵向西撤。

蒙軍終究是馬快,史天澤、汪忠臣這種一旦見機不妙就逃的,已很難掩殺。

故而,張珏當機便驅潰兵殺上石子山,衝潰蒙軍大部。

這與李瑕想要的相左,但確實是此時最好的選擇。

一則,蒙哥的屍體,蒙古的宗王、重臣,都在石子山大營中,且兵馬多是蒙古諸千戶軍、怯薛軍、質子軍,真蒙古人,殺之功勞最大;

二則,這些蒙軍就在山上來不及上馬。

三則,南面就是嘉陵江,蒙軍想渡過浮橋,掩殺到江邊,效果最好……

有舍有得,李瑕眼看時機如此,當即放棄追趕汪忠臣部,下令宋軍從石子山兩邊圍過去。

“傷員退下!其餘人保持體力追擊!”

“驅趕潰兵,敢返身抵抗者,立殺!”

“敢組織潰兵者,立殺”

“宋軍殺過來了!”

“走啊!”

江邊風很大。

數萬蒙軍已齊聚在大江兩岸,連綿近二十里。

還在列隊渡江的蒙軍回頭一看,只見身後烏泱泱一片,是慌亂的潰兵已衝了過來。

場面大亂。

驚天動地的哭嚎。

“恢律律!”

“噗通…”

嘉陵江對岸,宗王莫哥已被抬上一座小山。

今日,諸將都認為他指揮的不對。

但事實證明,他一直都是對的。

他在望臺上抱住了柱子,所以蒙哥重傷、勃叉裡死了,只有他傷勢最輕。

之後,他認為蒙哥重傷,不宜再待在石子山,應該儘快退兵,蒙哥卻指責他怯懦。

結果呢?

若是依著莫哥的主意,蒙哥此時已退過嘉陵江。

史天澤就算抵抗不住宋軍,退回石子山大營而已,損失一些漢軍,又算得了什麼?

退敗一場而已,絕對不至於有現在的慘狀。

甚至,之前圍攻釣魚城之事,莫哥心裡也不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