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王益心,你領人去驚蒙軍馬匹,務必衝亂整個大營!”

“是……”

腳步聲在夜色中響起,千餘人列陣極快。

他們是李瑕花了好幾天,從近萬宋軍中挑選而出的,個個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卒,且身材高大、體力充沛。

其中百餘人對地勢十分熟悉,作為嚮導引路渡過嘉陵江,順著縱向的華鎣山脈一路驅馬北上。

十二天,他們在荒山野嶺間行軍四百餘里,遇山開路、遇水造橋,一直走到通川江峽谷。

通川江後世稱為州河,由大巴山脈東北方向流向渠江,也是唯一分割開華鎣山脈之處。

扼守此處的重鎮便是渠州禮義山城,已落入蒙軍之手。

如李庭玉所言,宋軍不可能翻越華鎣山到渠州。

但,蒙軍卻能堂而皇之地經過禮義山城。

所以李瑕要他們冒充史楫部兵馬。

兵符、旗幟、盔甲、武器、馬匹皆是從史樞處繳獲的,只有一部分經過稍加偽造。

若只面對禮義山城的李庭玉,李瑕有信心能瞞得過去,這是他頗擅長之事。

可到了蒙古大營,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曾經見過史楫,一眼拆穿這個偽裝。

李瑕利用大雨、故意拖慢李庭玉行軍速度,趁夜進入汪德臣大營。

他知道瞞不了太久,打算一見汪德臣便一弩射死對方。

沒想到汪德臣竟也在利用這場大雨準備偷襲,沒有見“史楫”。

這對李瑕而言是更好些的情況,他可以更從容地攪亂蒙軍,上釣魚城。

……

聶仲由卻在這一夜看到了新的機會。

不僅汪德城沒有發現他的偽裝,蒙哥還派人來召見“史楫”。

這遠比聶仲由預想中的更順利。

他走到木剌忽的屍體前,伸手便去剝對方的盔甲。

忽然,李瑕一把拎起他,道:“不必剝了,準備襲營上山。”

“你聽我。”聶仲由道:“我可以扮成這個蒙卒,持他令牌進石子山營地,刺殺蒙哥。”

“不可能成功。”李瑕果斷拒絕,道:“蒙哥大汗有多少宿衛知道嗎?不可能讓一個生人近身。”

“我明白,但我試一試……”

“沒工夫耽擱在這種明知不可能之事上了。”李瑕語速飛快,“假冒敵軍,有一個關鍵,必須在對方起疑之前出手。”

他扯著聶仲由快步而行,語氣已漸漸嚴厲起來。

“便好比李庭玉,他雖是蒙將,但自幼習儒。我近日與他交談,得知他曾在蒙哥面前為楊大淵求過情,主張安撫百姓,善待驅口。這樣一個人,是以後能拉攏的物件,我若能俘虜他,有諸多好處。”

到這裡,李瑕話鋒一轉,又道:“但方才這情況,若有一絲猶豫,讓李庭玉衝出包圍,他只要喊一嗓子,我們和這千餘將士必死無疑。”

這是冒險入敵營的危險之處。

隨時會被揭破,隨時會死。

最忌諱的就是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