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承受不起重慶失守的後果,卻不可能率兵去支援。

這讓他倍感壓力,比上戰場還要難熬得多。

他目光落處,山城下,一片壯闊,三江匯流成的大江奔騰向南……

~~

涪江、嘉陵江、渠江在此匯流, 故有“合州”之名。

也因此,它是為當今之軍事重鎮。

合州舊城本在涪江與嘉陵江之間,依山傍水,風景獨好。

自餘玠將州城移至釣魚城之後, 舊城中已是人口稀少,但還有宋軍兵馬守衛,與釣魚城互為犄角。

楊大淵破城之後,得到汪德臣之命,焚燬城池,以威懾釣魚城軍民之心。

於是,大火揚起,沖天煙氣直上雲宵。

釣魚城上軍民如何氣憤不提,合州以南,一座高山上亦響起了怒罵聲。

“楊大淵!老子噢你娘!”

大宋行在臨安府罵人的話也多,但最髒的字眼往往也顯得雅氣。

林子罵過之後猶不過癮,提著刀恨恨瞪向北面,只想手刃了楊大淵才能甘心。

聶仲由卻是搖了搖頭,道:“姓楊的留了手,不然合州一戰,弟兄們要死絕了。”

“留了手?”

林子頗驚訝, 目光一掃, 看向山間那些死裡逃生計程車卒, 又不願相信, 又只能相信。

他們是遂州武信軍, 守的本是遂寧。蒲擇之收復成都失敗後被調往青居山。

之後, 楊大淵至青居城勸降了劉淵,殺了段元鑑獻城。

混亂中,聶仲由眼見仗還未開始打,城池就已丟了,只好領著數百殘兵一路南逃。

他們是步卒,在方山丘陵地帶躲躲藏藏,路上還要小心蒙軍哨馬。

緊趕慢趕,竟還沒有蒙軍一路破城而下快。

比起其他路能退回釣魚城的兵馬,他們運氣不算好;但比起被蒙軍追上的各路殘兵,已算是幸運的。

待趕到合州,釣魚城已被蒙軍包圍。

聶仲由好不容易進了合州舊城,才稍稍補給,竟又是楊大淵領兵殺來。

這一戰,他確定楊大淵是故意放開南門,且沒有馬上摧毀宋軍浮橋、沒有佈置伏兵掩殺。

“我聽說,楊大淵投降之前,還斬殺了蒙軍前去勸降的王仲,可見此人確有忠義的……這次看來,他之所以投降,或許真是為了大獲城中滿城百姓吧。”

“呸!”林子啐了一口,罵道:“那也是叛逆,忘了祖宗,該殺。”

聶仲由苦笑。

楊大淵這樣,反而讓他感到局勢的艱難。

這說明,投降蒙古的,遠遠不僅是那些貪生怕死、賣國求榮之人。

此次蒙哥親征,自楊大淵以下,已有許多有戰功、懂局勢的宋將投降。

“非瑜曾與我說過,軟骨頭的、硬骨頭的,都只是少數。大部分人屬於……中間的那批,這部分人的傾向,往往就是大勢。”

“哥哥。”林子道:“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聶仲由無奈,當時李瑕說這些之時有許多艱澀之詞,他實在難以複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