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勸降(第2/3頁)
章節報錯
一塊鍋盔餅、一塊烤好的馬肉、一碗熱湯。
賈厚拿那鍋盔餅咬了一口,沒咬動,拿湯泡著,入口有些鹹味,裡面有豆豉、肉末、鹹菜摻著。
好一會才吃了小半塊,竟已覺十分飽脹。
“賈先生不吃馬肉?”李瑕問道。
賈厚擺了擺手,道:“謝閣下款待,飽了。”
他目光再次落在案上的馬肉上。
昨日李瑕與紐璘交戰,今日軍中有馬肉不稀奇,只怕還很多。
只從這鍋盔餅來看,李瑕隨軍攜帶的糧草還不少……
當然,這是李瑕故意讓他知曉的。
另一方面,賈厚昨日吃的也是馬肉……劉黑馬千里疾馳,糧草帶得不多,這瞞不過去。
“罷了,免了互相試探。”賈厚笑起來,道:“實不相瞞,我家大帥已派人往利州運輜重;閣下則需修整城牆。雙方都不願馬上開戰,閒著也是閒著,不如聊聊?”
“哦?劉黑馬願降大宋?”
“閣下說笑了。”賈厚道:“今日入城,見民生凋敝。在下心中亦覺悲慼,成都城內……如今可有三千戶人口?”
李瑕神色平淡,道:“數百萬人為蒙軍所屠,你卻來假惺惺哭祭不成?”
蒲帷眼中亦泛起冷意。
若非有不斬來使的成例,他頗想勸李瑕斬殺了這賈厚。
賈厚卻似未察覺到這股殺意,嘆道:“那是窩闊臺汗在時的舊事了,自佛道傳入蒙古,加之我輩中原人出仕,大蒙古國已漸通牧民之術……”
“這些年,蒙哥屠的城少嗎?”
“閣下只看到屠戮,卻不見大蒙古國之變化?”賈厚道:“只說我家大帥,曾奉旨巡撫天下,體察民情,治撫民生。曾遇到應州郭志全叛亂,脅從文武官員有五百餘人,有司議盡屠戮,大帥卻只誅為首數人,餘悉從輕發落。”
話到這裡,他抬頭看了看李瑕,又道:“我非是勸閣下馬上歸降,只是想教閣下明白我家大帥是何樣人。他確有憐惜成都百姓之心,欲經略成都,復天府之國之繁榮。當今大汗身畔,常有此等仁人志士。”
李瑕毫不動容,但還是抬了抬手,示意賈厚繼續說。
“前些時日,大汗拿下了大獲城。”
賈厚的每一句話都在斟酌。
來勸降李瑕,必然要說出一些蒙軍的進展,以顯示實力。
而李瑕之所以願聽他說,必然也有打探情報的心思。
那這其中的分寸就需要把握了……
“大獲城守將,楊大淵,此人是宋軍在川蜀的宿將了。名望、資歷皆不低。”賈厚道,“初時,他斬殺了大汗派去勸降的使者,一意孤行。大汗震怒,遂有屠盡大獲城之意。”
“是嗎?”
“但,楊大淵很快便明白,孤城難守,他絕難抵抗蒙古大軍。為了滿城百姓性命,他決心歸順。大汗本有意斬他,但在我家大帥、汪總帥的勸說下,大汗還是赦免了楊大淵,拜其為都行省侍郎,任以帥位。”
賈厚話到這裡,看了李瑕一眼。
見李瑕並不驚訝,賈厚反而有些驚訝。
要知道,楊大淵是蒙宋開戰以來,投降的最高階將領,其影響幾乎覆蓋了半個川蜀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