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禩孫與易士英商量之後, 還是答應了李瑕的提議。

李瑕稍感安心。

他也理解這些上官的難處。本來, 若戰敗,罪在張實。朱禩孫、易士英只要守住神臂城、凌霄城,至少不會有大過錯。

他們能做這般決定, 已是將前程性命押上。

尤其是易士英,從戰火未起的蜀南殺過來, 勝了無多大攻勞, 敗了罪責深重。

~~

三月二十六日, 紐璘兵至瀘川,見完顏石柱已慘敗, 輜重船隻皆為宋軍所奪……

瀘川縣,這個瀘州原本的治所已成一座空城。

至此, 紐璘擊敗張實之後取得的戰果已被李瑕完全扳了回來。

但紐璘依然有信心能贏, 他在派出哨馬的同時, 已開始分析宋軍的動向。

“他們只能向神臂城或敘州城撤退,若撤往神臂城,即是放棄上游,我只要攻下敘州,可搶了蜀南的糧食和人口。因此,李瑕必選敘州。算時日,步卒不能這麼快就抵達……車裡!帶先鋒軍, 追上去,拖住宋軍!”

一如紐璘所預料的一樣, 宋軍果然只撤到了敘州、瀘州交界處的老君山。

可惜的是,此地周圍群山林立,有巖頂、羊耳巖、陡壁巖, 皆是易守難攻。

宋軍已安營下寨,在山上開挖了深深的壕溝,車裡率領的三千先鋒兵馬並不敢馬上發起攻勢。

對於車裡而言, 得到的命令是拖住宋軍。而現在,宋軍確實被他“拖”在了老君山。

紐璘得到信報,臉上露出冷笑。

“李瑕很聰明。但他留在老君山就意味著他撤不走了,早晚要與我決戰……在山野裡,與我的騎兵決戰。”

~~

老君山位於長江北岸,隔著長江相對的便是頗有名的李莊鎮,那裡曾是古戎州州治所在,如今人口已遷到敘州。

之前一千敘州兵去支援張實,便是在此處被蒙軍伏擊。

“我們只怕是撤不走了。”易士英望著山下的蒙古騎兵,開口說道。

他說話時板著臉,不苟顏笑。

就好像,他想用浩然正氣影響李瑕,將其變成一個本份的臣子。

“是。”

李瑕在岩石上鋪開地圖,不慌不忙地拿石子壓住地圖的四角,以免被山風吹跑了。

“蒙軍在東面,長江在南面,北面不能去。我們只能去往西面的敘州城,那必須渡過泯江。”

“而蒙軍馬快,一旦我們渡江,必被半渡而擊。”

“所以,我們只能與紐璘決戰。”

易士英問道:“能贏嗎?我們的糧草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