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蒙哥汗七年的最後一天,張柔緊趕慢趕,終於在這一日趕回毫州城。

“籲!”

翻身下馬,手裡馬鞭一丟,也不看迎上來的那許多人,張柔大步便往軍民萬戶府走。

“進堂再說。”

說也無甚好說的,僅僅一句“塔察兒敗了”。

諸人毫不意外,他們就從沒想過要幫塔察兒攻下樊城。

“幸而未耽誤大帥回家過年。”

張柔心情不好,啐了一口,道:“未耽誤?老子還想回順天老家過年,孃的!”

於他而言,亳州不過是鎮守之地,年節時還是回老家更為熱鬧。。

他的兒子們也多在順天。

張柔的長子早夭,次子張弘基如今坐鎮順天,三子、四子亦在順天輔佐;六子張弘略剛被任命為河南行省參議,代了楊果之職;七子張弘彥任忽必烈侍衛軍副指揮使;八子張弘規被調任至新軍;九子張弘範才出仕,已被任為行軍副總管;十一子張弘慶在哈拉和林為質。

如今在跟前的,只有五子張弘道、剛從蘇門山書院回來的十子張弘正、十二子張弘毅。

再一想,若不能選出一個擔當家業的,往後若是十多個兒子要分家……張柔又是一陣煩躁,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都杵在跟前做甚?!要老子披著盔甲隨你們吃年夜飯不成?”

“是,請大帥稍歇。”

一眾人紛紛退下,唯有張弘道低著頭站在那,似有話要說。

張弘道在張柔面前實在沒甚底氣,家中十個兄弟, 從小就與族中兄弟們舞槍弄棒、吵吵嚷嚷, 他看得出來張柔早煩他們了。

“父親,孩兒……”

“本事沒有, 心氣倒高。”張柔尚未聽張弘道說,往椅背上一靠,沒好氣道:“不自量力。”

大過年的,也不好太教訓兒子, 張柔語氣一轉, 嘆道:“自己想想,你十七歲時在做甚?弄大婢子的肚子、私奔?差點毀了與嚴家的親事。害老子騎馬追了你數十里。”

張弘道慚愧,頭埋得更低。

他與李瑕交手以來,一直把李瑕當成與自己同等的對手, 此時才想到若換年少的自己與之相比, 只怕更要被耍得團團轉。

但該說的還得說,他上前一步,低聲道:“父親,大姐兒那心思, 只怕是……”

“唉, 從頭開始,仔細說吧……”

~~

待回了後宅,張柔看著家中妻女,火氣消了些。

他一共娶過三個妻子, 又有數房小妾。

第一任妻子李氏早亡, 出生於高平李氏,兩代進士之家;

第二任妻子靖氏為張柔生了大多數兒女, 十年前過世了。靖氏之父靖安民乃河北九公之一;

第三任妻子毛氏, 乃大名府世家望族出身,與元好問之妻同宗、與副元帥喬惟忠之妻是姐妹。

妾室馬氏,其父曾任金國步馬指揮使;妾室趙氏, 乃汪古趙氏之旁支……

總之,張家之聯姻, 基本已涵蓋了北地稍有實力的人物家族。

如今張家主母是毛氏, 毛氏續絃張柔時已三十有餘, 十年來並無所出,但她家世顯赫, 待子女也好,張柔幾個年輕的兒女都是她一手撫養長大。

這日張柔回來, 毛氏喋喋不休說的亦是張文靜之事。

“……病了好一陣子, 妾身也不知如何是好了。也怪我這個當母親的不是生母, 不敢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