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就是個土鱉。”

“你娘!”

“……”

遠處的點兵臺上,李瑕正與韓祈安站在一塊,也聽到了下面的爭吵聲。

“他說得不錯,我們確是不合制。”

韓祈安道:“阿朗其實也可依鄉勇之編制來籌建兵馬。如孝宗時,王炎便在荊南府編排義勇八千四百多人。”

李瑕搖了搖道:“太冗雜了。”

“是啊,這大宋兵制遠比那新丁說的要雜亂,除了鄉兵、廂軍、禁軍,還有蕃兵、土兵、就糧禁軍、駐屯兵……編制也雜,有按禁軍編制,有按廂軍編制。”

“蒙軍的編制簡單,更有效,那就學蒙軍的編制。”李瑕道:“等今年這仗打完,我們連‘巡江手’‘弓手班頭’的名頭也不宜再用,免得給士卒造成混亂。”

“江縣令,房主簿那邊?”

“那時就不必管他們。”

“鮑班頭過去了。”

李瑕轉頭看了看,見有十餘人站在營盤外。

“讓鮑三不必去管,讓他們吵。”

李瑕吩咐了一聲,轉身向營盤外走去……

~~

校場上,茅乙兒頭上有汗水淌出來。

他轉頭看了一眼,只見鮑三本要過來解圍,走到半路卻又回去了。

眼前名叫“楊奔”的刺頭表情冷唆,眼神裡帶著不屑,又道:“你要讓我服你,拿出真本事來,嘴上叫囂沒用。”

楊奔看著也就二十出頭的年紀,很瘦。

他第一天過來,還沒領軍裝,穿得破破爛爛,額頭上還有一道大疤。

偏就是這樣一個潦倒的年輕人,卻有股桀驁不馴的脾氣。

“怎地?或你們一群人上來打我,看能否將我打服氣了。”

茅乙兒抬手一指,喝道:“你不聽軍法,給我繞著挓口巖跑十圈!”

他當時剛來,鮑三就是這麼對他。

但楊奔卻不吃他這套,冷冷道:“我說了,你憑甚讓我聽你的?”

茅乙兒再次回過頭一瞥,看向前面的劉金鎖、鮑三、摟虎、姜飯等人。

只見另外四隊已經點卯,有條不紊地排成縱列,前去領軍裝了。

昨夜說好的卻不是這樣,說好了鮑三會先領著他們這第五隊。

“不如這樣,箭術、氣力、馬術、操舟,但凡是戰場上用到的,你挑一樣與我比。”楊奔又道:“比贏了我,我服你這什長,從此你要罰我隨你。但你若不如我,這什長歸我當。”

“哪有這樣的?!”

“本就不合制。”

茅乙兒氣得直抖,下意識又向點兵臺上看去,發現李瑕竟不在那了。

他暗道縣尉最講軍紀,卻不知為何今日也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