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郎君和知縣聊完了?”

“嗯,劉百將這是換防?”

“是咧,這是什麼?好香。”

“蛇羹,劉百將吃嗎?”

“可以吃嗎?!”

“自是可以。”

“太好了!多謝李郎君!”

“不必客氣,盤子就留下吧,我明日再來取……對了,劉百將覺得我手藝如何?”

“那當然是沒得說了……”

李昭成聽了劉金鎖的誇讚,頗覺滿意。

回想起來,當年家中遭厄,他被李墉收養,一開始總覺得寄人籬下該做些什麼,遂常跑到廚房幫忙。

後來李墉讓他不必做菜,該好好讀書,但李昭成是真心喜歡做菜。

一路上想著明天該做哪道菜,他回到家中,只見李墉還在堂上等著。

“父親,我見過二弟了。”

“可看出什麼來了?”

“確認他是得了失魂症。”

李墉問道:“何以斷言?”

李昭成不加思索道:“因為只有這一種可能。父親千思百想,難不成還能不認這兒子?”

~~

李瑕本以為回到慶符縣之後會很忙。

十餘萬百姓要從敘州遷來安置,要開荒擴城;慶符軍要擴軍整編;威寧在建城,需要聯絡支援……

忙確實是忙,但幾日之後,他發現未到預料中的程度。

房言楷、李墉完全有治理一縣的能力,在接受了李瑕的規劃之後,許多事都能處置得井井有條。韓家父子亦才幹出色,做事愈發得心應手。

李瑕雖不閒,卻沒有藉口迴避李墉。

他並非避事的性格,還是與李墉見一面。

“近日,我與昭成兄聊過幾次,覺得我們之間或者有些誤會。”李瑕頗為坦蕩,開口便道:“我不想給你們錯誤的希望,最後又失望,直說吧,我並非得了失魂症。確實不是你兒子。”

李墉直視著李瑕,並不迴避他的目光,但卻避過了話題。

“昭成今年十九,還未有字,你卻已有了……非瑜。”李墉搖了搖頭,道:“本想著待你加冠時取字‘成瑜’,錯過了啊。”

“非瑜也挺好的,名與字,不過是代號而已。”

李瑕輕輕敲了敲桌面,斟酌著,又道:“去大理之前,有些事我們沒聊清楚。我這次回來,聽說你做了很多……多謝。”

李墉擺了擺手,道:“舉手之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