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人就是那樣。”李瑕道,“有苦處從來不說,要應付阿術,必不容易。”

高瓊信上的內容與高明月複述的差不多,信上還附了一份清單,讓李瑕派人帶物資到大理走私,多是些奢侈之物。

“這些商貿物資準備了嗎?”

“韓老先生已準備妥當,三日前剛出發。”

“嗯,你們做得很好,辛苦了。”

在大理城李瑕中毒一事上,他看得出來,高明月並非那種強勢、能代替他統領部下的女子。

但她細緻、聰明,能成為一個極好的賢內助。

若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她不像武則天,更像長孫皇后。

把心中這莫名其妙的想法收了,李瑕踏步進了前衙,只見韓家父子已候在廊下。

許久未見,韓承緒有些激動,迎上李瑕。

沒有太多寒暄,他開口說了第一句話。

“阿郎,錢糧不多了……”

~~

慶符縣的地圖上,一塊塊可開墾的土地被標註出來。

“這些年戰亂不止,川中地廣人稀,並不缺地。朝廷甚至一度規定,自帶馬匹從軍者,分地兩頃。當然,分的未必是可墾種之地。”

韓祈安整理著思緒,緩緩道:“荒地好找,但要安置十餘萬人,初期所需的錢糧……雪上加霜吶。”

李瑕點點頭,問道:“如今私鹽賣得如何?”

“賣得雖不錯,可招兵買馬、打通威寧,一樁私鹽生意實在受不住這般開銷。”

韓祈安說著,已翻開賬冊、拿出算盤,要給李瑕算賬。

李瑕目光看去,見他頭髮稀疏了許多,好在精神還不錯。

“以寧先生開始掉頭髮了?”

韓祈安苦笑道:“算賬算的,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啊。”

李瑕拍了拍他的肩,道:“這樣吧,今年的秋糧不必交了,馬上就到九月收糧,先拿出來賑濟移民吧。”

“是,好在阿郎回來了。這等事,我們還真作不了主,”

算盤啪啪作響,韓祈安提筆算起來。

李瑕又道:“我會再與蒲帥、潼川路、敘州再要些錢糧,朝廷也該有所賞賜。能稍解燃眉之急。”

“這部分,我算好之後拿出一個具體的數目來交與阿郎,方便與諸公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