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埋伏(第1/2頁)
章節報錯
方巖寨上,幾隻大鳥飛過。
李瑕抬著頭,看著它們掠過天空,向南。
他視線跟隨著,想看到它們是否會被蒙人射落下來。
目之所及,遠處的蒙軍是一排黑點,那幾只鳥兒轉過高山不見了。
就連李瑕自己,也對蒙軍的戰力一無所知,對這第一場仗毫無把握……
“縣尉,防禦這些蒙韃,那是筠連巡司的事啊。”賴八兒低聲勸了一句。
賴八兒本是慶符縣裡的弓手,也是鬥劍時最後一個上場連刺李瑕四下的人,因此事,他也算在慶符縣聲名鵲起了。
他在縣衙三班混得久了,有些油滑,知道不能大聲說話擾了士氣,湊在李瑕邊上,又道:“不是小人孬,就是覺得虧得慌,替別人打了仗。”
“縣尉若有決斷,小人決不該多嘴。”鮑三道:“但若為阻擊這支蒙軍,該由鄔通來打;若為練兵,打這方巖寨二十餘人正好,對上這百餘蒙軍老卒,我們這些新捕傷亡必然慘重了,得不償失。”
李瑕點點頭,道:“你們說的我瞭解了。”
他看了看身邊兩個班頭、幾個什長,先招呼他們席地坐下,以免被對面山頭看到。
“這些都是常理。依常理,五尺道該有筠連巡司守;依常理,三萬宋軍橫於金江沙。水陸兩條道都安全無虞。
那依常理,大理國也不該被蒙古所滅,蒙古也不該由西南方向北上,石門關不該被破,蒙軍也不該走五尺道。再依常理,大宋必然要滅亡。”
這最後一句話,眾人紛紛色變。
李瑕卻渾然不覺,又道:“人心如此,都覺得仗就該交給別人去打,離自己還很遠。漢中、成都、大理在的時候,大家是作這般僥倖。
眼下蒙古人打到眼前了,主力大戰就在西邊一百五十里,蒙軍偏師就在眼前十里。還想著該由別人來打,指望著張實能勝、指望著鄔通能勝,還在作這般僥倖。
實話說一句,我不看好鄔通,這人商賈氣蓋過軍伍氣太多。若讓這支蒙軍出了五尺道,殺到慶符縣,我們還能指著鄔通的腦袋問他‘你該守住啊’?若蒙兵的刀快砍到我們脖子上了,還要報著這僥倖指望人家能饒我們一命?
賴八兒你說責權,鮑三你說練兵之法。道理都對,但打仗不是講道理。打仗就是為了不講道理。”
李瑕說到這裡,也不管諸人如何反應,語氣愈發堅決。
在他看來,這一仗首先面對的敵人不是蒙卒,而是士卒們心中的怯懦。
他參加過許多大賽,深深明白這一點。
“說回這一仗,這是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們剛拔了方巖寨,哪怕只殺了二三十人,新兵見了血,也是士氣最盛之時。
我們休整兩日,又先看到他們,以有備擊無備;山下地形狹窄,我們居高臨下,這是最好的地勢;蒙軍僅百餘人,在這五尺道上,後續人馬不能支援。
天時、地利、人和,千載難逢的機會若不捉住。難道等到了平原地帶,面對上千蒙軍、甚至是上萬蒙軍,再考慮如何帶新兵的第一仗?”
說完,李瑕抬了抬手,制止什長們再說話。
“鮑三、姜飯,你們是老卒,士卒們最信服你們。把你們那些顧慮和經驗之談都收了,去告訴士卒們,此戰我們埋伏蒙軍,必勝。”
“是!”鮑三道:“小人明白,去他孃的‘按道理’,此戰必勝!”
“小聲點,別驚了鳥。動作都輕點。”
“是。”
“摟虎,去選出箭術最好的六十人,準備好弓箭,挑選最好的伏射點。”
“是……”
~~
名叫“巴音”的蒙軍士卒奉了百夫長都克之命,帶人攀上了一座高山。
他手裡拿著一把鎬,既能掛著山岩借力,遇到不好攀援的地方就直接挖兩下,挖出一個能落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