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施主被他的這幅模樣逗笑了,蹲在地上,藉著地上薄薄一層香灰寫道:我餓了。

小和尚看見地上的字呆呆坐回她面前,撿起木魚繼續敲了起來,渾身發抖,木魚敲的也是沒有了方才那般的節奏。

女施主不明白什麼意思,又寫道:怎麼了?

小和尚說:‘你餓了要吃的,我捨身喂虎。吃了我你就不要去吃別人了。’

女施主都笑岔了氣,扶著小和尚的肩膀都直不起腰來了。

後來,小和尚才知道,師父說女人是老虎是騙他的。

女施主美得就像個菩薩,可惜不會說話。隨身帶著把琵琶,下午無事時就撥弄幾下靡靡之音。

寺裡暮鼓晨鐘,多了點紅塵旖旎。

小和尚經過最初的不適應,也逐漸習慣琵琶聲,覺得比自己手中的木魚好聽多了。

廟裡就兩個和尚,她過來借住,就幫忙做些僧衣縫補之類的針線活。小和尚看她坐在燈下縫補衣服的模樣,心怦怦跳,臉不自覺的就紅了。

女施主發現他偷看,就抬起頭對他笑笑,如蓮花開。

小和尚嚇得直接又逃了,徑直跑到了後院這才停下。後院中有一池青蓮,看著滿池的蓮花他又想起了女施主為他縫補衣裳的模樣。

他不懂就跑去找師父,師父正在大殿中做著晚課。

他問師傅:‘為何要讓女施主住進來?’

聽見他的問題,誦經聲與木魚一同停下。

師父說:‘有沒有人住進來,住的人是男是女,都是你的執著。’

小和尚依舊不明白,便繼續追問道:‘可是弟子的心靜不下來。’

怎料師父卻說:‘那就還俗去。’

小和尚嚇壞了,急忙跪在地上說:‘弟子並沒有犯色戒啊?弟子要皈依我佛!’

師父笑了,說道:‘佛何須你的皈依啊。佛只需你歡喜。你在佛門若歡喜,那便在佛門。你在俗世若歡喜,那便還俗去。’

那一晚過後,小和尚感覺自己像是懂了,可又像是沒懂。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懂了還是沒懂。

不過他並沒有還俗。

小和尚每天都要給廟裡做飯,每一次他都偷偷的給女施主的那一份中多盛些。

女施主每次吃完都在桌上寫道:很好吃。

小和尚便歡喜。

小和尚是師父從山野裡撿來的孤兒,從小就養在廟裡,沒有出去過,他也從來沒想過當和尚之外的事。

師父一直說,你該還俗去,還了俗才知道,自己願不願出家。很多人出家是因為知道自己該四大皆空,也有些人,比如小和尚,是因為沒得選。

但他一直在猶豫。

女施主喜歡吃他做的菜,會彈琵琶謝他,甚至教他彈琵琶。

有一天,女施主下山去賣山上的藥草,一去不返。

小和尚敲木魚,聽木魚都是琵琶的聲音。他吃飯,好像她就坐在對面。他見後院的蓮花,蓮花也沒有往日那般漂亮了。

小和尚跪在佛前,他的心不歡喜了,像是空了一塊。

他決定聽師父的,還俗下山去。去找女施主。

佛何須你的皈依,佛只需你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