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句話說完,整個會議室裡鴉雀無聲。

話講的很直白,每個人只要不傻,都能聽懂。

眼前這個方隊,並非對很多東西視而不見,而是刻意不去提,想讓大家自己悟。

道理不道理的先放在一邊,但有一點準沒跑,這個人很正。

正直,正能量的正。

但仔細想想也在理,有些話要慢慢品才能品出味道。

有機敏一點的,能發現端倪,方隊長看起來不像是光對消防員說的,更像是對身邊一左一右坐著的兩個幹部講的,尤其是左手邊那個林導。

林野表情有些不自然,他坐在椅子上動了動屁股,顯得不太安穩。

方牧餘光瞥見了,卻沒在乎,打鐵要趁熱,既然第一次開大會,要開到每個人的心坎裡。

“我想我們在座的兄弟,都是好同志,都是懂事理的,而之所以在前段時間低迷,也很正常,因為不光是你們,就連我們,也一樣看不清前面的路。”

消防改制,是在大時代背景下的必然之舉,改制不僅僅是消防一家,而是將WJ序列裡除了內衛以外的絕大多數兵種,全部集體轉隸出去。

像黃金,水電,劃歸新成立的國企部門,邊防,警衛,歸建到公安序列,正式脫下軍裝,穿上警服。

唯獨消防劃設到新成立的應急管理部,並且專門制定了消防救援銜,新式制服,新式隊旗,成為了國內除了軍隊,公安等特殊單位以外,最先擁有屬於自己整套獨立序列的單位。

畢竟消防的性質不同於其他行業,承擔著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任。

但從大環境大背景的目光脫離出來,迴歸到個體本身,作為參與轉隸的這一代人,更多地是迷茫與無措。

穿了很多年的軍裝,說脫就脫了,存了很久的部隊夢,說碎就碎了。

有人笑言:“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一代人不一般,營盤都硬生生敲碎了。”

還有校友感慨:“沒成想讀了個軍校,最後母校都黃了。”

形形色色,不一而論,但整體反應出來的,都是時代背景下這一代人,面對改革的猝不及防。

可是令行禁止,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一聲令下,願意與否,不願意與否,沒有人會去遲疑,也遲疑不得。

只是牢騷聲難免會在基層流轉,引導不好,就會如烈火烹油,變得像遠洋路之前那般。

“看不清路,重要嗎?某種程度講是重要的,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不重要。”

方牧語出驚人,但神色雲淡風輕:

“因為總有人在替我們探路,總有人在前面帶著我們摸索前進,只要大方向是好的,改革的陣痛就忍不了嗎?”

“這些話雖然是大道理,也不接地氣,可我認為是對的。”

“就算是換成大白話來講,我說點最實際的,除此之外,你們有更好的選擇嗎?當初來當兵,原因什麼樣的都有,我翻過咱們隊的人員檔案,幾乎全是農村兵,城裡的幾個,也是父母打工,家境普通。”

“這沒有瞧不起任何人的意思,我只想讓大家明白,我們都是普通人,脫下這身衣服你也一樣是個老百姓,要為了茶米油鹽醬醋茶發愁,我們現在是國家養著,每月定時給你開工資,有多少人羨慕都來不及,雖然很多同志都在擔憂,改革後工資會不會降,待遇會不會變差,可你有解決辦法嗎?”

“我就不說領導大會小會多次和大家保證的待遇問題,只談最關鍵的,就算是工資降了,你就有那個決心說走就走,辭職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