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牧有些無奈,他轉身扶著這位被困者的胳膊,一步步跋涉著朝前走去。

岸上看熱鬧的群眾見到消防成功營救,有的鼓起了掌,有的則是在讚歎消防員真不容易。

董緒領著其他隊員在岸邊扶過那名大爺,後續的收整交接工作就交給他們了,方牧也懶得再去理會那個報警人,他將身上的救生衣脫下來遞給李嘉,隨即朝著趙志遠走了過去。

“累壞了吧。”

趙志遠看著滿頭大汗的方牧微笑道,目前來說,他對這個年輕的“老”部下還是很滿意的,老練的領導往往喜歡透過一些細微的言談舉止來分辨一個人。

“還行。”

方牧笑笑,他和趙志遠沒什麼太客氣的,都是部隊出身,也不興這一套,更何況也不是認識一天兩天了。

只是他讀完軍校回來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和這位老領導很少見面,如今細細看來,才發現對方的頭髮白了不少,顯然是這幾年比過去更要操心操力。

職務越是往上走,承擔的責任與壓力也就越大。

方牧對這句話深表贊同,消防站之前的那種狀態,作為大隊黨委SJ同時主管隊伍工作的趙志遠必然也沒少發愁,奈何體制改革人事凍結,對那幾位“不思進取”的隊站幹部,是一點辦法沒有。

甚至於方牧聽說在自己來之前,一向性格平和的趙志遠罕見地在督查後發怒拍桌子:“以後中隊不用你們,我自己來管!”

能讓一位從事隊伍工作多年的領導說出這樣的話,由此可見遠洋路消防站的問題是有多讓人棘手。

但是方牧覺得自己接過這個“燙手山芋”沒什麼不好的,年輕人總要在歷練中成長,不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哪裡會激發出自己的潛能。

“今年的警比往年多,你要多辛苦啊!”

領導的言外之意方牧心領神會,隊裡算上他總共三個幹部,顯然是對於那兩個人,趙志遠算是徹底放棄了希望,今後消防站的各項工作恐怕都會直接和自己交待。

他想了想,打算藉著這場水域救援把裝備的事順勢提一下:“領導,正好有件事我想彙報一下。”

“隊裡的拋投器都壞了,我看了下型號,都是七八年前的老裝備了,修也沒有太大的價值...”

“我和支隊聯絡了,讓咱們先去戰勤庫裡取一個先用著,但借來的總歸不是個事,能不能和支隊說一聲,咱們自己採購兩個新的?”

任何一項採購工作現在都無比嚴格,小到辦公用品,大到車輛裝備,都需要經過層層審批上報才可以進行採買,定期還會有專門的審計,用來核對各單位的開支是否存在違規。

方牧覺得這事不是小事,就算沒有出警,但哪天要是來個水域專項督查,也夠隊裡喝上一壺的。

趙志遠聞言先是沉默了一下,隨後爽快地點點頭。

沉默是因為大隊日常工作那麼多,消防站具體的事宜如果幹部不說,他不會事事都清楚,但這不影響趙志遠答應下來這件事,反正拋投器又沒多少錢,既然方牧提出來了,那就買。

更何況新官剛剛上任,一看就是充滿著幹勁的,趙志遠也沒理由不支援。

消防站各項工作上來了,作為教導員,臉上也有光不是?

至於方牧的想法很簡單,該有的東西就要有,該買的裝備就要配,主責主業經不起一點含糊,而且與其把所謂的“三把火”燒在隊伍內部的紀律整頓上,不如先放在一些實際具體的工作中。

最起碼讓那些本身還算是積極向上的同志們看到,這個新來的隊長是不一樣的,是願意為這支隊伍踏踏實實幹工作的。

想要改變人先去試著改造環境,因為只有環境才更容易改變一個人。

方牧時刻在提醒自己,飯要一口口吃,慢慢來,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