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站的生活單調且乏味,在沒有警情的日子裡,訓練和報表才是日常工作的主旋律。

方牧思考了片刻,覺得和董緒的聊天還是不該放在如今這個節點,火候不到,先晾幾天再說。

至於林野,他連想法都沒有,原因很簡單,一個比自己年紀大上五六歲的人,更是之前的一把手,就算這個時候他秉持著真心實意的態度去談一談,也大機率會被對方當作無形的炫耀,得不償失。

況且一個連處分都不在乎的人,指望聊聊天就能做通工作,無異於痴人說夢。

只要不添亂不找事,就是方牧對林野唯一的要求。

所以他又回到了辦公室,開始逐項查閱起各項檔案臺賬,翻看了一會兒,方牧的眉頭就緊緊鎖在了一起。

戰訓、隊務、政工、裝備、伙食,這五項可以說是一個消防站最重要的工作,也是關乎到隊伍戰鬥力能否提升上來的最直接因素,然而遠洋路消防站的各項檔案,幾乎全都停留在去年。

今年上半年下發的各項工作通知,幾乎找不到任何與之對應的紀錄。

就連最基本的周訓練計劃,能看到時間最近的還是去年十一月份。

督查通報單倒是積攢了一厚摞,上面大大小小羅列出來的各項問題,算一算加起來能有二三十條,其中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觸及到了紀律的底線。

無假外出,營門漏崗,私藏手機,不當交友,違規飲酒...

方牧閉著眼睛靠在座椅上,手指輕輕地在桌面上敲打不停。

這些問題的暴露代表著背後管理的形同虛設,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幾乎每個人都會去選擇對自己來說更加舒適的行為與狀態,尤其在現在資訊爆炸的年代,網路上形形色色的新聞對這群相對封閉的消防員們來說,具有極大的誘惑和嚮往。

社會上都說消防這個職業是負重前行,但其實他們揹負面對地不僅僅是那些水與火之間的考驗,更多地則是那些不為人知的孤寂與心酸。

一年365日的堅守,每天24小時的在崗,能讓人感到畏懼煎熬的從來都不是各類災害現場,而是那種有家回不得,親朋見不得的寂寞。

所以在約束力越小,教育越少的環境中,人員思想不穩定的情況會變得格外突出。

方牧理解某些人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來說,沒有人強迫你非要選擇這份職業,實在不喜歡或者受不了,申請離職不是不可以,改制以後關於這一點已經很明朗,想走的可以和上級提出來。

既然又捨不得走,那就要踏實幹好,消防隊伍不養閒人,未來的發展趨勢也不允許養閒人。

林野董緒這種情況,現在不處理只是礙於過渡期政策沒有出臺,但等到體系建設越來越完備以後,如果還是老樣子,必然有比記過處分更加嚴重的處理結果,早一時晚一時罷了。

方牧對此心知肚明,當初和政委的談話更是讓他深信這一點,只是他清楚,不代表每個人都一樣清楚。

迴歸到眼下的主業,他依舊閉目靠坐著,腦海中正不斷思索如何將一團亂麻的各項工作捋順過來,又不會引起太多的反彈。

一根弦松很久卻突然讓它繃起來的時候,如果力度掌握不好,只會打到自己的手。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管理工作。

簡單粗暴地利用新官帶來的威懾力進行管控不是不行,只是但凡有人因此受不了而出頭挑刺,自己今後再想做任何事都可能會大打折扣,而且這也不是上乘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