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義與張燕他們拿到牌子後,趕緊帶著人回去,想把流民快速送來,他們知道如果袁紹打敗了曹操,那麼他們這些山上的人將會過的更加艱難,現在袁紹的大部分兵馬在官渡,他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一些事情。

蘇呂與令狐昌正在為接收流民做準備。

一些兵士需要進入太行山迎接流民,這樣可以讓流民儘早的吃上東西,但兵力有些不夠,需要把各縣的民兵組織起來。

盧裡早就是民兵了,曾經因為訓練成績好而獲得鍋與犁等東西,以他的訓練成績,要想成為正式兵是很容易的,可是每次招收正式兵時,盧裡都不報名。

盧裡放心不下家裡,現在阿母的身體已經遠不如前幾年了,女兒十五歲,過幾年就要出嫁了,還有一個十三歲的兒子,種種牽掛讓他不能拋棄家庭而去當兵。

里長與民兵隊長把村子裡的民兵集結起來,然後告訴他們明日一早就到縣城裡集合,然後前往壺口關,說完後就讓各個民兵回家去準備了。

盧裡與統領民兵的王隊長是鄰居,當初盧裡能成為民兵就是靠著王隊長的幫助。

剛開始村子裡招收民兵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當兵,畢竟能好好的過日子,誰願意去戰場上廝殺,可是後來大家發現民兵不用上戰場,而且要是招工會優先召兵士與民兵的家屬,民兵集合訓練時還能給家裡省下一些糧食。

百姓發現民兵的好處後,每當招收民兵時,幾乎每家都有人報名,但每個村子招收的民兵是有名額限制的,民兵便的搶手起來,許多人甚至暗中拖關係想成為民兵。

成為民兵後要努力訓練,否則成績不合格的人將會被刷下來。

盧裡對著王隊長問道:“隊長,這次要前往壺口關,難道是要打仗了?”

王隊長搖頭說道:“不是打仗,是馬上要有大量的流民過來,需要我們過去維持一下秩序。”

“流民?從太行山上過來的?”盧裡一家就是從太行山來到上黨郡的。

王隊長點頭說道:“對,聽說這次來的流民非常多。”

“我們村已經好幾年沒有太行山上的流民過來安家了,我還以為太行山上已經沒有多少人了。”盧裡感嘆了一句。

盧裡在太行山上生活過,知曉太行山上的艱苦,前幾年有從太行山過來的流民在村子安家時,盧裡都會照顧一下。

“那是因為那些黑山軍統領把來上黨郡的路給封了,要是太行山上的流民都過來了,這些統領就沒有人了。這些黑山軍統領心都是黑的,他們哪裡管那些流民的死活,一心只想維持自己的權勢。盧老弟之前就是從太行山上過來的,想必深有體會吧。”王隊長說道。

盧裡嘆了一口氣說道:“至今我都不敢在我阿母的面前提太行山,因為在那裡受了太多的苦了,見到了太多的慘事,心已經麻木了,大家都是能活一天是一天,不知明天是否會醒來,有時又有些期盼著明天不用醒來,這樣就不用再遭罪了。來了上黨郡後,這口氣才重新提了起來。”

盧裡與王隊長一路聊天回到了家裡。

盧裡的阿母正在願意裡編織草鞋,盧裡把明日要去縣城事情說了,只不過沒有提要去壺口關。

老婦人也沒有在意,只是叮囑兒子訓練時不要太拼命,現在家裡已經不缺什麼了。

每年這時候民兵都要訓練,因此老婦人也沒有起疑。

老婦人編好一隻草鞋後便起身去和麵。

而盧裡則拿起斧頭與繩子,然後推著獨輪車去了樹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