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撤往秭歸(第1/2頁)
章節報錯
蒯良聽劉表找他,他就知道一定是有大事發生了,蒯良不敢耽擱,趕緊來到劉表這裡。
劉表見到蒯良來了,便把蔡瑁寫的信件遞給蒯良。
劉表等到蒯良差不多看完信件後說道:“子柔認為是否應該同意蔡瑁帶著大軍撤到秭歸縣?”
蒯良先把信件重新放到劉表身前的案上,然後回答道:“如今水師覆滅,蔡將軍那裡無法獲得補給,讓一些將士留下來守城,剩餘兵士後撤是最安全的。”
“當初子柔曾經提醒過我不要只靠水師運送糧食,卻被我忽視了。但我實在想不通我的水師為什麼會失敗?我的水師人數與戰船數量是敵人的三倍,就算戰勝不了敵軍水師,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吧?”劉表越說越生氣。
“霍東此人擅長以少勝多,推行精兵。霍東治下有一個民兵政策,那些民兵經過訓練已經不可小覷,兵士是從那些民兵挑選出來的,不可以因人數少而輕視霍東的兵馬。”蒯良說道。
蒯良研究過霍東的政策,之前從未見過,這些政策有許多的優勢,但其他諸侯卻難以效仿,因為霍東是剝奪了士族、豪右的特權,把士族、豪右的耕地給了那些百姓。
“我擔心蔡瑁無法安全撤離巫縣,要是撤退變成了潰敗,那荊州就危險了。”劉表知道撤退的時候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一定要在巫縣留下足夠多的兵士,一定要拖住霍東的兵馬。”蒯良說道。
劉表陷入了為難之中,被留下的兵馬等於是被放棄了,要是留下的太多,這讓劉表有些心疼,要是留下的太少,又讓劉表擔心無法拖住霍東的兵馬。
蒯良見劉表陷入了猶豫之中,便開口說道:“使君,要早做決斷,現在巫縣的存糧有限,要是耽擱太久,容易生出兵變,那時候就將全軍覆滅了。”
劉表最終決定說道:“讓蔡德珪留下一萬的兵士守巫城,然後帶著剩下的四萬兵士往秭歸縣城撤退。”
劉表說完就寫封信件,然後派人給蔡瑁送去。
劉表看著兵士拿著信從屋子裡走出去,他還是有些擔心,對著蒯良說道:“子柔,我擔心四萬兵士守不住秭歸城,現在南陽郡留有一萬三千多的兵士,我想從中調撥一萬兵士去秭歸縣。”
蒯良趕緊勸說道:“使君,萬萬不可呀!有這一萬多兵士才能確保南陽不失。要是調兵也應該從其它郡縣調,南陽的兵士不能動,否則霍東派一支兵馬進攻南陽,那我們再往南陽增兵就來不及了。南陽要是有失,南郡也將不保,那時候荊州危矣!”
劉表聽到了蒯良的勸說後,暫時打消了調動南陽郡兵士的心思。
“讓各郡抓緊訓練兵馬,我就算是用人命拖,也要把霍東拖垮。”劉表開口說道。
諸侯之間的戰爭不是一兩場勝敗就能結束的,一直到一方的血流乾了,才會結束。
巫縣的兵士聽聞水師敗了,再加上蔡瑁把一日三餐改成了一日兩餐,荊州兵都在擔心糧食不夠,一時間巫縣人心惶惶。
蔡瑁為了穩住軍心,只能又改回一日三餐,這才稍稍穩定了軍心。
上午陽光明媚,蔡瑁穿著明亮的甲冑來到城牆上散散心,他轉頭對著身邊的尹籍問道:“機伯,現在我們的糧食還夠吃幾天了?”
“我讓一些兵士捕撈魚蝦,但吃糧的人太多了,最多隻能堅持十三、四天。”尹籍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