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之人三十六七歲,名叫衛汛,是跟隨張仲景行醫的徒弟。

此時醫工屬於“方技”(醫藥、卜卦、星佔、相面等技術的總稱),被視為“賤業”,如果有家族支援,能步入仕途,衛汛也不會選擇走上此道,但他的家只是衛氏的一個沒有記錄在冊的分支,在衛家根本無足輕重。

後來衛汛遇到張仲景,便拜張仲景為師傅,學習了醫術。

衛汛沒有想到李錄居然對旁邊而立之年的人這麼恭敬,他知曉李錄的身份,替霍東處理著四州的事務,權柄極大。

那麼能讓李錄如此恭敬的只怕是四州的實際掌控者霍東了。

衛汛沒有想到霍東會來,他把幾人領到師傅所在之地,然後來到師傅的面前低語說可能是霍東來了。

張仲景趕緊起身對李錄與霍東行禮。

霍東看著四十多歲的張機,留著兩寸多長的鬍鬚,衣著簡單樸素。

霍東還了一禮,霍東沒有搞神秘,直接開口說出了自己的姓名。

張仲景如同衛汛一樣對霍東的前來沒有準備,他壓住心中的震驚說道:“不知使君為何事親自前來?老朽略懂醫術,如果使君想要看病,老朽或許可以檢視一下。”

張機以為霍東此次來是為了看病,張機聽自己的徒弟說河東這裡對疫病治理的非常好,所以隨著徒弟來到了河東檢視一下。

令張機沒有想到的是河東居然如此繁榮,百姓是真正的安居樂業,並且霍東的名聲在百姓口中非常好,與外界相傳的大相徑庭。

霍東搖頭笑道:“我此次前來並非為自己看病而來,而是為天下百姓看病而來,聽聞先生醫術高超,所以想與先生商討建立醫館之事。”

“使君,老朽習慣在山村之間行走,喜歡探山尋藥,實在是不想被拘束。”張機開口婉言拒絕,之前也有人把他留下治病,並且給了他官職與不少的錢財,但後來卻是讓他給兵勇治傷。

在張機看來,動刀兵就是傷民,他便離開了,然後到各地給百姓看病,不止順心,還讓自己的醫術也精進不少。

“先生憑藉自己又能治多少百姓呢?如果每個村或者亭都有醫館給百姓醫治病,那麼死於疾病的百姓將會減少許多。而且我還可以替先生出書,想必先生知道河東郡生產了大量的紙張,有許多的書店賣著書冊。如果先生願意出醫書,我可以讓人印大量的書冊,並且標明是先生寫的這本書。到時候先生的名聲將會傳遍天下,甚至會被後人敬仰。”霍東看著張仲景說道。

有人在乎財,有人在乎權,有人在乎名,此時的醫工的地位並不是非常的高,而霍東所說的卻能讓一個醫工的名字傳遍天下,在漢朝這個在乎名望的時代,很難有人不動心。

一旁的衛汛聽的都有些呆了,他恨不得代替師傅立即答應下來,他眼睛緊盯著師傅。

張機吞了吞自己的喉嚨,張機也是見過不少達官貴人的,但沒有像霍東這樣直接送他這麼大的名望。

張機壓下心中的震撼說道:“在各個亭開醫館開需要培養大量的人,再加上印書冊需要大量的人力與錢財,這是否太困難了?”

霍東見張機這麼問就知道張機心動了,霍東笑道:“這就不需要先生操心了,為百姓做事,花再多的錢財也值得,這事別人辦不成,我卻可以辦成。”

修建醫館很容易,霍東可以讓各個亭的民兵修建,不過是在培養醫工會花費許多的錢財。

但只要醫館開起來,將會帶來巨大的回報,這是一把無法躲避的鐮刀,越是富足的人被割的越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