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六國聯軍俘虜被壓到了移支國的都城與韓當匯合。

俘虜之中大部分都是西方面孔,有的人呈現東方面孔,應該是混血。這裡的人是遊牧與耕地相結合,地裡還種著不少的糧食與蔬菜,還有些瓜果。

這兩國的人數雖然少,但卻有不少的黃金,大約有二百斤的黃金,最讓韓當高興的莫過於是那些馬匹了。

韓當讓兵士把這些繳獲的黃金看管好,準備蕩平車師六國後,把繳獲的黃金與好馬送回河東郡。

韓當留著一些兵士守著這些俘虜,然後帶著騎兵西進,準備徹底平定車師六國。

蒲類、移支的北部靠近著鮮卑,而車師前部、車師後部、東且彌、卑陸的北部則靠近著匈奴。

現在匈奴還未徹底的消亡,但北匈奴人的生存空間已經被強大的鮮卑給壓制的沒有剩多少了。

要不是鮮卑單于檀石槐死了,鮮卑分裂了,忙於內鬥,可能北匈奴人早就被趕到歐洲了。

多爾其那逃回了車師前部,把聯軍被打敗的事情告訴了國王。

車師前部的國王趕緊找來其他三國的國王,一起商討如何應對漢軍。

有建議投降的,有建議往西跑的,還有建議向匈奴人求助的。

最後他們商討後決定先向匈奴人求助,要是匈奴人不派兵過來,他們再做打算。

匈奴人不會白出力,四國之人湊了一些錢財與糧食,要是匈奴出兵了,就把糧食與錢財送過去。

北匈奴單于段達爾聽聞漢軍來西域了,他沒有答應四位國主的出兵要求,匈奴單于決定先觀察一陣,檢視漢軍的實力如何。

現在的匈奴早就不是當初叱吒草原的匈奴帝國了。

匈奴接連被漢軍重挫之後,又被鮮卑不斷的打壓,如今只能苟延殘喘,北匈奴單于段達爾必須謹慎行事。

如果漢軍強大,段達爾就需要小心了,這代表漢軍如鮮卑一樣,不能輕易招惹。

要是漢軍虛弱,段達爾會找準機會,然後咬上一口。

剩餘的車師六國國主得知匈奴不會出兵都非常的失望,他們距離鮮卑比較遠,向鮮卑求救已經來不及了,再加上他們的實力大損,已經無法跟漢軍抗衡了。

這些國王捨不得這裡的耕地,最終選擇向漢軍投降了。

當韓當帶著大軍來到車師前國所在的地方時,看見了四位乞降的國王。

韓當沒有讓部下劫掠四國的百姓,但把這四國的的馬匹與兵器收繳了,然後又把國王與部將控制起來。

韓當的舉動讓這些國民有些不安,接著韓當開始安排會說這裡話的人把分耕地的事情告知這些國民。

等到這些西域百姓把那些有權勢人的耕地分了之後,這些百姓心就定了,有了牽掛就不會被人一招呼就拿武器起事了。

韓當先把分地的事情進行下去,至於治理這裡官員的人員,韓當還是快馬去告知霍東,讓霍東做決定。

韓當知道霍東一直讓軍權與政權分開,現在霍東的勢已成,將來很可能問鼎天下,韓當不想在這事上栽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