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地與馮立一樣是霍東最早收養的五人之一。

李地一直從事農耕,尋找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方法,忙碌著如何漚肥,改善種地器具,篩選種子,冬日溫棚等等。

李地表現不錯,被霍東冊封為典農中郎將。

李地停下後指著犁對著霍東說道:“兄長,這種新型犁用起來比原來的犁更加省力,更加方便調頭。”

霍東注重實際效果,不能光聽別人說,他讓人把犁從耕牛身上卸下來,然後自己上前拉著試一試,李地趕緊把好犁。

霍東把放到耕牛背上的器具斜著放到胸膛前,一個麻繩從右肩上穿過,一個麻繩從左腋下穿過,然後向前拉動,麻繩勒的肩膀有些疼,開始拉動。

霍東拉動一段距離就停了下來,然後又把之前百姓一直用的直轅犁套在身上,然後向前拉動,這次比之前用的犁沉重許多。

霍東肩膀勒的非常疼才把直轅犁拉動。

那些沒有牛馬的百姓就是靠著身體把一畝畝耕地給種出來,然而種出來的的大部分糧食卻不屬於他們,甚至種出來的糧食還不夠交賦稅的,最後逼的這些百姓不得不把耕地賣了,然後成為流民、佃戶、奴婢。

而那些把百姓耕地佔了的大族,因為家族勢力,卻不用交多少賦稅,甚至根本就不交,當真是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霍東把器具從身上卸下來說道:“這種新型犁的確是比之前的犁要好用的多,日後就生產這種新型犁。”

李地見霍東同意了,便高興的說道:“兄長,這新型犁還沒有名字,兄長給新型犁取個名字。”

“就叫曲轅犁吧。”

霍東與李地離開這片地,去檢視專門用來實驗的耕地。

耕地裡種著小麥、水稻等農作物。每片耕地都記錄什麼時候施肥,施了多少肥,還有農作物之間的間距多少等等,用來對比哪種種植情況下產量最高。

李地指著這些耕地不斷的說著情況,霍東似懂非懂的點著頭。

走過這片區域後,又見到了一片耕地,這裡種的不是糧食,而是各種蔬菜。

這裡片地裡就包括菘。因其凌冬晚凋,四時見長,有松之操,故而被稱為菘,也就是我們後世的白菜。

此時的白菜可沒有後世那麼大,並且也不捲心,後世的白菜可是經過長時間的培養才那麼大的。

這片區域就是培養那些蔬菜的,讓百姓在院子裡種些高產的蔬菜,可以豐富百姓的吃食。

霍東正在與李地看著蔬菜地,這時候一個兵士來到了霍東的身邊,遞給了霍東一個密封的木盒。

霍東把用蠟封的盒子開啟,裡面有一封徐晃寫的信件。

霍東看完信件後,他的臉色有些沉重,跟李地說有要事要離開,然後就騎著馬快速的返回安邑城內。

李地目送霍東與衛士走遠,他知道現在霍東掌控著四州之地,每日肯定都有大量的事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