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里長帶著近二百流民進入了村莊,由於時間倉促,只是蓋好了房子,那些院牆和院門還沒有來得及搭建。

周里長看著這些衣衫襤褸的人說道:“現在房屋有限,需要至少兩個人住在一個房子裡,再過一到兩個月,其它的房屋就會建造好,到時候會把不是血親關係的人分開。下面聽到我念到名字的人就大聲喊到,然後就可以進屋收拾房子了。”

周里長每唸到名字,然後就指到一個房子。

被唸到名字的人興奮的向著屋子裡走去,沒有被唸到名字的人在一旁期待著。

“趙凡、趙玉。你倆去這個房子。”周里長指著一個房子說道。

趙凡先是愣了一下,然後趕緊喊“到”,一旁的趙玉也趕緊跟著喊。

趙凡拉著阿妹的手站在路旁看著屬於他們的房子。

“阿兄,往後我們就有家了!”趙玉興奮的說道,然後眼淚就不受控制的流了下來。

趙凡感嘆道:“我們終於有家了。”趙凡說完後聽到抽噎聲,看見阿妹哭了,就用自己黑漆漆的且佈滿老繭的手幫著阿妹擦眼淚。

“我這是高興的。”趙玉解釋道。

兄妹三人跟隨父母上了太行山,先是阿母沒有蹤跡,接著阿父下山一去不回,後來趙凡的一個妹妹在採野菜時不知所蹤。

就剩下趙凡與趙玉兄妹二人相依為命,在太行山上住著漏雨透風的窩棚,每日不僅要為衣食而擔憂,還要防備著身邊的那些餓瘋的流民,餓瘋的人什麼都能幹出來,兄妹二人一直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

尤其是冬日,每年冬天都有大量的人冬死,而這些屍體沒過多久就在寒風中剩下一些骨頭或者全部消失不見。

現在兄妹二人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屋子了。

屋子總共有三個窗戶,房屋的門在房子中間,其中左右兩側的窗戶大一些,中間靠近門的那個窗戶小一些,這些窗臺都是黃色的油紙糊上的。

兄妹二人開啟了門,入眼的是一個灶臺,還有一個灶臺沒有搭建,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屋子,進了屋子後,能看見靠近窗戶的是火炕,炕的邊沿鑲嵌著一個扁方木。

“阿兄,這就是里長說的火炕吧。”趙玉把包裹放在炕上說道。

“里長說在冬日燒火就可以讓屋子裡暖和,就不會挨凍了。”趙凡拍打著炕沿邊說道。

兄妹二人開始邊聊天邊打掃屋子。

許多破碎的布與罐子被趙玉從包裹裡拿了出來,趙玉開始把這些無法穿的破布鋪在炕上,最讓趙玉踏實的是那一包的糧食。

兄妹二人推了二十六天的車,總共掙了十三錢,用八錢從兵士那裡換了八斤(漢朝一斤約為二百五十克)的糧食,留下五錢作為備用。

趙玉把用布裹包著的糧食放到了鋪好布的炕上,接著拿著包著六錢的布在屋子裡踅摸能藏錢的地方,最後把錢放平,然後藏到了鋪在炕上的佈下面。

兄妹二人一直活著,太陽不知不覺已經開始向西斜了,過了吃飯點都不知道。

趙凡出去找一些柴火和水,只剩下趙玉在屋子裡忙活。

趙玉突然聽到有人在喊他兄長的名字,來到屋外,見到是里長來了,她趕緊跑著迎了上去,只見里長帶著幾個兵士拉著四輛馬車,馬車上裝著羊皮製作成的衣服、褲子、帽子、履。

周里長看著名冊說道:“你不是趙凡吧,這裡登記趙凡十七歲,他有個妹妹趙玉,你是趙玉?”

趙玉趕緊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