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的騎兵在沖垮前來阻止的兩千鮮卑騎兵後,他們並未停止前進,而是繼續追擊之前的那些潰兵,想讓那些潰兵衝亂鮮卑的中軍。

此時那些潰兵還未被可地派出的一千騎兵穩住,就見漢軍殺來,然後繼續潰逃,可地後派來的一千騎兵也加入了潰逃的的隊伍之中。

可地臉色陰沉的可怕,他現在身邊只有將近兩千的騎兵了,根本就無法阻擋潰兵與攻過來的敵軍騎兵了。

“大人,我們還是趕緊撤吧,再不撤就來不及了。”

“還是暫時退走吧,時候我們還會有機會殺回來的。”

可地周圍的那些統領都在勸說可地趕緊逃跑。

可地最終無奈的下令撤軍,然後帶著剩下的騎兵向著北方跑去。

正在與烏段廝殺的鮮卑騎兵見到中軍開始撤退後,趕緊也開始逃跑。

烏段見敵人開始潰逃之後,頓時大喜,他下令繼續追擊,爭取比漢軍先找到敵軍的營地,要是漢軍先殺入營地,到時候漢軍就會大開殺戒,成年的鮮卑男子不會剩下多少。

張遼的騎兵隊伍中的那些馬匹爆發力強,善於衝刺,追上了不少的鮮卑騎兵,俘虜了不少的人。

可地雖然把自己的營地安置在相對隱秘的地方,但那些俘虜卻把營地的位置說了出來,於是張遼的騎兵與烏段的部眾便向著可地的營地追去。

可地在返回營地後,知曉肯定無法帶著營地裡的所有人逃跑了,便把營地裡的人分成四部分,然後分散逃跑,這樣可以稍微的儲存一些實力。

張遼與烏段的人追到營地的時候,營地裡剩下一些凌亂的帳篷。

接下來張遼與烏段的部眾便分開尋找可地部落的牲畜與人。

根據牲畜留下來的痕跡,兩夥騎兵各自追上了一部分逃竄的鮮卑人,都收穫頗豐。

張遼的兵馬在此次戰鬥中並未有多少傷亡,反而是烏段的部眾傷亡不小,不過此次烏段俘虜了不少鮮卑騎兵,足以補充他的傷亡了,並且實力還還會增強不少。

張遼估計此次獲勝之後,周圍不會再有鮮卑的部落前來了,可以獲得一段時間的安寧。

於是張遼組織一些兵馬,準備把這次俘虜的牲畜與鮮卑人送到陰山以南。

烏段曾經提議想用一些牲畜換一些鮮卑男人,但是被張遼給拒絕了,張遼可不想讓烏段的實力太強。

這次俘虜的那些鮮卑男人會被送往陰山南部一個叫包頭縣的地方挖礦,包頭縣附近發現了巨大的鐵礦與煤炭礦,現在那裡正在快速的發展,正是缺少人呢,這些鮮卑男人正好可以貢獻出一些力量。

如今那裡也有一個生產火炮的坊,可以不斷的向張遼提供火炮。

張遼還寫了一份戰報,然後派快騎送往河東,把此次戰事的經過告知給霍東。

霍東在五月上旬的時候收到了張遼的戰報,這是一場不小的勝利。

霍東還收到了一封從倭國送來的信件,是賈望親筆寫的,主要寫了如何在倭國發展的,還寫了接下來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