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陸續北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駐守江夏郡的高順手中有一萬六千的陷陣兵士。
高順也是因為顧及百姓處於農忙的時候,所以沒有帶全部的兵馬北上,只先帶了四千的兵士與三千的民兵前去接近汝南郡。
根據高順所知道,駐守汝南郡的乃是夏侯淵,夏侯淵統領著約兩萬八千的兵馬。
高順知曉這次徐榮也沒有全力北上,徐榮先帶著三千騎兵與兩千的步兵打好前站,準備在農閒的時候再全力進攻。
高順的兵馬在作戰與訓練的時候才穿著重甲,拿著長刀,行軍的時候會用馱馬馱運甲冑與兵器,因此行軍的過程之中是高順的兵馬最脆弱的時候。
高順為了防止自己的兵馬被伏擊,因此派出了大量的哨探,防止夏侯淵突然來襲擊。
守在汝南得了郡的夏侯淵此時心情有些沉重。
在曹操這些部將之中,夏侯淵統領的兵馬最多,但夏侯淵的壓力也是最大的。
夏侯淵不僅要阻擋住高順的兵馬,還要阻擋廬江郡的徐榮的兵馬。
徐榮統領著三千騎兵與一萬四千人的步兵。
高順與徐榮加起來一共有三千的騎兵與三萬的步兵,這還沒有算民兵,夏侯淵的兵馬數量處於劣勢的一方。
“將軍,敵將高順的兵馬已經到達了我軍的前寨。”一個兵士對著夏侯淵彙報道。
夏侯淵本以為徐榮的兵馬會率先到達,沒有想到這高順的兵馬會率先到。
夏侯淵想了一下之後便明白了,高順雖然號稱步兵,但每個兵士都有馱馬,兵士可以輕裝前行,因此整體的行軍速度不比騎兵慢多少。
徐榮那裡是騎兵與步兵的混合,讓步兵拖累了整體的行軍速度,因此慢了一些。
夏侯淵並未去前方的營寨,而是待在新蔡城坐鎮指揮。
夏侯淵知曉汝南郡的重要性,如果他這裡敗了,那麼南面的戰線將都會受到影響,到時候可能會引起全線的潰敗,夏侯淵不敢大意。
夏侯淵有些擔心鎮守潁川郡的于禁與鎮守沛國的曹洪,如果這兩人敗了,到時候夏侯淵這裡將會面對更多的敵人,如今他只能希望這兩人能夠抵擋住敵人的進攻。
曹洪鎮守著沛國,他手裡有約一萬七千的兵馬。
曹洪面對的敵人是鎮守九江的張濟。
張濟統領著三千的騎兵與一萬四千的步兵。
曹洪認為他面對的敵人不僅僅只有一萬七千,他認為敵人的那些民兵也要重視起來。
曹洪手中的兵馬其中有超過一半是新兵,他認為敵人的那些民兵甚至要強於他手中的那些新兵。
曹洪也想抓緊訓練那些新兵,可訓練就需要更多的糧食,再加上張濟的兵馬攻過來,訓練只能先放下了。
曹洪感覺自從大族插手軍中之後,這軍隊便沒有以前那麼好指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