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順利的進入了書院之中,他還回請了別三一頓酒食,當初徐庶答應別三,要是他考進書院就請別三吃酒。

徐庶的“學生證”終於辦下來了,他終於可以進入那個借書的地方了。

上完課後,徐庶拿著“學生證”第一次進入那個最大的房子裡,徐庶目不暇接,周圍全部都是書架,書架上擺放著一本本書冊。

徐庶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書冊,一時間不知道該看哪本書了。

這裡人數雖然多,但沒有人大聲說話,基本都是走路聲。

徐庶本來想要多借一些書冊,他抱著一摞書要去登記。

這時候有其他看書的人提醒到,這裡一次最多借兩本,而且要五天內歸還。

徐庶只好挑著書本放回書架,然後剩下《上林賦》與《公羊傳》。

徐庶登記完後,拿著兩本書冊下了山,紅日低垂,染紅了周邊的雲。

徐庶來到一個村莊之中,這是他買的一個房子,相比城裡簡直便宜太多了,這裡距離書院還比較近。

最為主要的是,徐庶可以在屋子裡挖一個洞,把他的那些錢給藏起來,為此徐庶沒有住到書院裡面。

現在已經八月中旬,百姓又開始忙碌起來,徐庶在村子裡沒有遇到幾個人,幾乎所有的人都到地裡去忙碌了,只能聽到村子裡的犬吠雞鳴。

村子裡的不少百姓有些看不慣徐庶,一個大小夥子不好好的種地娶媳婦,居然為了所謂的求學從別處來到了這裡,這純屬吃飽了撐的。

當然,這些百姓不會當著徐庶的面說他的壞話。

徐庶回到家裡便開始看借的兩本書冊,當天黑之後就無法看了。

徐庶看書沒看多久,就聽見喊聲“徐公子回來了嗎?”

徐庶露出無奈的表情,然後去出門迎人,只見一個約三十歲,身體豐腴的女子。

這個女人是村子裡的一個寡婦,獨自養著一個約八歲兒子,她的丈夫之前是一個流民,然後參軍了,成為一個隊長,在四年之前戰死了,剩下他們母子二人。

她的丈夫立功被賞賜了不少的耕地,再加上戰死後又給了一筆錢,使得她生活的非常不錯。

將近七十畝的耕地,婦人根本就種不過來,每年她都是僱傭麥農收割麥子、種地,每年能剩下不少的錢。

婦人的地現在還沒有收,她要等到百姓把自家收割的差不多後,再僱麥農,這樣能便宜不少。

有不少媒婆介紹男人給婦人,但婦人都沒看上,直到徐庶來了村子後,婦人一眼就相中身材高大的徐庶。

“珍姐,不知有何要事?”徐庶開門問道。

“我這不是蒸了一些饅頭嗎,拿來幾個給你。”婦人笑著說完,然後就把饅頭與盤子一起放下。

“我不比你大幾歲,你也別叫我珍姐了,就叫我小名阿珍就行。”婦人說道。

徐庶趕緊拿出身上的五個錢遞給婦人,婦人堅決不收。

徐庶也不好與一個女人撕扯,只能決定他走的時候,把這個房子留給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