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耕地、民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婦人把一個雞蛋洗了洗,放進煮飯的罐子裡,另一個雞蛋放到掛起來的籃子裡。
一家人開始吃飯,只是簡單的米飯,沒有油水,煮的那個雞蛋被周露的兒子給吃了。
周露吃完後說道:“聽張里長說村子裡要招民兵,我想去試一試。”
“民兵?”周父皺著眉頭,他第一次聽說這個稱呼。
“民兵就是不用上戰場廝殺的兵士,只是在農閒的時候被召集起來訓練,有的時候開墾荒地,張里長就是這麼說的。”周露開口說道。
“又不給錢,咱不去當那個什麼民兵,之前你去當兵我就不同意。”周母把嘴裡的食物嚥下去說道。
“張里長說民兵集合時會管吃的,這樣可以給家裡省下不少的糧食。哪個民兵要是表現好了,還可以得到一些好東西。”周露說道。
周母聽到後就不再說話了,要是可以省下一個壯勞力幾個月的口糧,那麼家裡將會輕鬆不少。
“行,那你就去吧,反正也不打仗,不會有啥危險。”作為一家之主的周父開口同意了。
周露當兵去過不少的地方,長些見識,有些不甘心種一輩子的地,當他與張里長聊天,知道當兵可以為官吏後,而且在軍中只有你立功就會被提升,他就有了重新當兵的心思。
“我從張里長口中得知,說馬上就要有兩匹馱馬與兩頭牛送到我們村,到時候村子裡的人可以讓用這些牲畜。”周露說道。
周露的妻子抱著孩子說道:“村子裡這麼多戶人家,也不夠用呀。”
“張里長說種地與秋收時,家裡有當兵的優先用,然後是那些家裡有當民兵的,最後剩下的那些百姓再排隊抽籤用。”周露回答道。
“沒想到當民兵還有這好處,要是有牲口種地、拉麥子,那可省事多了。”老婦人說道。
“到時候怎麼養牲口?”周父問道。
“我聽張里長說誰家用牛馬時,誰家準備些草料。不是農忙時,需要準備一些草料就可以用牛馬開荒地了。”周露回答道。
“用牲口犁地開荒會省不少事,到時候咱家再開墾幾畝荒地,就不用為糧食發愁了。”周父點了點頭說道。
周母有些好奇的說道:“張里長還沒有結婚吧。”
周露說道:“是的,他本來是太行山上的流民,後來去了河、河東,對是河東郡,他分到了五畝耕地,再後來當了兵士來到了我們這裡。”
“那他在河東的耕地怎麼辦?”周父問道,周父不關心什麼太行、河東的,他關心是耕地的事情。
“我也問了,張里長說他在河東的耕地會被收上去,然後在這裡多分五畝耕地,加上他立功分的地,他現在有十七畝耕地。”周露說道。
周露的妻子驚訝的說道:“他一個人就要跟我們家原來的耕地不多了,現在又是里長,誰要嫁給他就不愁吃喝了。”
周露這次沒有答話,他與張里長差不多大,再加上二人都當過兵,所以兩人很是聊得來。只不過一個是效命劉璋,一個是效命霍東。同樣是當兵,當兵的結果卻相差非常大。
周露當了幾年兵,沒有給家裡帶來多少好處,另一個卻已經立功攢下十七畝耕地,還成為了里長。
現在周露更加想要成為兵士,想要抓住這個改變自己生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