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沮授、郭圖(第2/2頁)
章節報錯
公孫瓚不止要面對袁紹的大軍,還要應對劉和與鮮于輔的軍隊,現在的公孫瓚是內憂外患,根本無法給袁紹造成多大的困擾。
袁紹所憂慮的是霍東居然打敗了李傕、郭汜佔領了關中。
現在霍東已經佔據幷州、河東郡、關中,半個涼州還有益州的兩郡之地,擴張速度太快了,讓袁紹有些猝不及防。
本來袁紹以為霍東攻打關中會付出不小的傷亡,可以削弱霍東的實力,可是張濟、郭汜、段煨先後向霍東投降了,這樣霍東不僅實力沒有損失多少,還增加了不少的兵馬。
袁紹召集自己的謀士與將領們商議如何對抗霍東。
商量半天也沒有太好的對策。
畢竟袁紹與霍東之間有太行山脈隔絕著,太行山上還有大量的黑山軍,而且袁紹還未解決掉公孫瓚,這時候要是再與霍東大戰,無疑會失去如今的大好局面。
袁紹見手下的人不同意現在與霍東開戰,便無奈的嘆口氣說道:“暫且不討論霍東的問題了。現在陛下馬上就要到雒陽了,諸位認為我們應該怎麼做?”
眾人聽到袁紹的話都是心中一凜,事關皇帝便沒有小事。
沮授率先站出來說道:“使君如今已經徹底佔據冀州,將士驍勇善戰,士族歸附,使君應該迎接皇帝,把都城設定在鄴城。挾天子而令諸侯,積蓄兵勇拉攏士族,討伐那些不聽號令之人,區區霍東也不敢公然與使君對抗,到時候誰又能阻擋住使君?”
眾人被沮授的話驚了一下,沒有想到沮授居然能說出“挾天子而令諸侯”的話,漢庭雖微但並未消亡,在四海之內還是有不小的影響力的。
袁紹思考了一會兒,然後看向其他人,袁紹不想上面有個皇帝壓著,他覺得自己四世三公的牌面已經夠了,再加上他曾經想要立劉虞為帝,劉虞拼死不從才沒成,如今再迎接皇帝顯得有些尷尬。
郭圖看見袁紹的反應後,立馬就知道沮授說的不怎麼符合袁紹的心意,他立馬站了出來。
“如今天下群雄並起,不少人慾稱帝,如果把天子迎接過來,需要動輒請示,如果聽從,不可避免的會削弱自己的權勢,如果不聽從就相當於違抗皇命,迎接天子會給自己帶來太多的不便。我想佔據地利的霍東沒有把控天子,就是出於以上的考慮。”
郭圖的話一說完,袁紹就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不少人見袁紹比較認可郭圖的意見後,頓時站出來表示不應該迎接皇帝。
這些人已經摸透了袁紹的性子,你要是說的話符合袁紹的心意,那麼你就會被袁紹重用,反之你說的話就算是對的,但如果不稱袁紹的心意,你就會被袁紹冷落一段時間,並且隨之袁紹的地盤越來越大,這種趨勢越大明顯。
這就導致許多人不堅持己見,袁紹想聽什麼,他們就說什麼,畢竟他們只是“打工”的,只需要讓“老闆”滿意就行,現在這股風氣越來越嚴重,袁紹也越來越自大。
雖然還有幾人說迎接皇帝的好處,但袁紹最後拍板決定不迎接皇帝,並且催促部下進攻公孫瓚,等滅了公孫瓚後,他就能有餘力對付霍東了。
霍東的好大哥袁術現在都想自己稱帝了,就更加不想迎接皇帝了。
霍東先回到了長安,看這些俘虜的安置情況,這些俘虜中有許多人之前是關中的百姓,被迫參與了李傕、郭汜等人的隊伍,現在重新有了耕地與住處,他們非常的滿足。
還有一些人之前就是在董卓帳下效力,殺人他們擅長,種地就不行了,而且他們也不願種地,霍東滿足了他們不願種地的意願,讓他們去礦場挖礦。
接著霍東又來到了張濟這裡,讓張濟淘汰隊伍裡的一些老弱病殘,霍東會給這些人安排住處與耕地。
騎兵變化不大, 那些騎手已經騎了多年的馬了,步兵裁撤的就多了,畢竟霍東一直秉承著精兵的策略。
淘汰完後,張濟的手中還剩下騎兵兩千一百多,步兵一千五百多。
接著霍東派來一些人過來與張濟的部下比試,誰贏了誰就當伍長、什長與隊長。
霍東不可能任由張濟的人掌控軍隊,否則張濟一個命令就能帶著部下叛逃。
而比試是最能讓人信服,張濟的那些部下疏於訓練,根本不是霍東派去人的對手,而且霍東的人還識得文字,懂得算術,連張濟都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