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說服張濟(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於濱走了,鄭木與比他大一些的孩子都去給於濱送行。
於濱之前是村子裡的孩子王,經常帶同村的孩子與別村打架。
鄭木雖然小几歲,但打架是真狠,因此很得於濱的看重。
當初董卓把都城從雒陽遷移到長安,許多雒陽的百姓被迫遷移,鄭河一家也是其中之一。
遷移路上可不太平,你要是好欺負,那會有一群人欺負你。鄭木與他的阿父鄭河沒少與其他人打架。
後來霍東打敗了郭汜,與董卓達成協議,用百姓換取被俘虜的西涼將士,然後鄭河一家來到了西河郡的離石縣定居。
鄭木跟隨於濱打邊了周邊的村莊的青年,鄭木雖然打架,但家裡的活從不落下,而於濱卻是除了打架就是玩,根本就不幹活。
於濱整日的遊手好閒,這可愁壞了於濱的父母,村裡的人也沒少議論於濱,讓於濱的父母有些抬不起頭。
後來村裡開始招收民兵,於濱的父親請民兵隊長吃了一頓飯。
於濱參加了民兵,於濱種地不行,但卻非常適合當兵,他喜歡軍隊的生活。
之後於濱又當上了正式兵,常常一個月才回來一次,但周邊的村子還是傳著於濱的一些傳說。
於濱去年年前回來時帶了大量的錢與一匹好絹布,這可樂壞了於濱的父母,他們生怕自己的兒子回不來了,更讓於濱父母高興的是兒子居然當上了伍長,連里長都到他家報喜。
於濱的父母可是準備了不少好菜,招待里長和村裡幾個有頭有臉的人。
於濱的父母自此在村子裡走到挺起了胸膛,於濱也被“洗白”,變成其他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這次於濱回來休假,以為能在家待上七天,沒成想剛待兩天就被緊急調令召集回去了。
於濱不敢耽擱,趕緊回了軍營裡。
徐晃把騎兵隊伍集合起來,他們將要南下去河東郡。
徐晃帶著五千騎兵南下,浩浩蕩蕩,引起不少人的圍觀。
這次霍東只把徐晃的隊伍召集過來,典韋與徐榮的兵馬正在河東郡,再加上趙雲與高順的兵馬,霍東認為這些人已經足夠了。
現在郭汜與李傕互相打殺幾個月了,雙方死傷數萬人,兵士早已經疲敝,糧草已經耗盡,長安城的不少地方已經被打的成為了殘垣斷壁。
越靠近長安,百姓越少,長安城周邊已經沒有百姓了,許多村莊已經沒有人了,一些被留下的老人已經化為枯骨。
許多的百姓遷移到了霍東的地盤上,李錄、黃敬等人又開始忙著把這些百姓分配到各縣。
霍東之所以集結兵馬,是因為賈詡說時機已經到了,賈詡將前去胡林塞去說服張濟去迎接皇帝,然後把皇帝送到雒陽。
張濟如今只能勉強度日,缺少糧草就派自己的侄兒張繡去南陽郡劫掠。
但南陽郡的守軍開始有準備,張繡帶回來的糧草也越來越少。
張繡來到張濟的房間說道:“叔父,文和先生來了?”
張濟聽到後一愣,張口問道:“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