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交好劉表(第1/2頁)
章節報錯
荀攸看完書寫袁術戰敗的信說道:“荊州的劉表肯定會趁此機會斷絕了袁術的糧草,然後再佔領南陽郡,袁術此敗相當於失去了南陽郡,只能另尋地方發展了。”
“如果袁術失去南陽,那麼袁術很可能往揚州前進。以袁家的名望,袁術在揚州立足並不難,但袁術失去了富饒的南陽郡,再想奪回來就難了。劉表得到南陽後,他的實力將會增強不少,而荊州與河東郡並不相連,主公可以與劉表交好,互通商貿,利用酒和書冊換取糧食與銅鐵。”李錄分析道。
荀攸沒有想到這個看起來大他一旬的郡守居然把局勢分析的如此清晰,怪不得霍使君對李錄如此看重。
“我會派使者去見劉表。關東局勢時常在變化,我們只需要關注即可,暫時不用插手。今年我們一定要拿下漢中,這是既定策略。大軍從涼州進入關中,然後從陳倉進入褒斜道。現在馬騰、韓遂實力大損,已經無力與我再戰,這條路線非常安全。”霍東在地圖上比劃著路線說道。
霍東之所以現在不直接吞併涼州是因為涼州太大了,而且涼州這片土地上的羌人和氐人太多了,吞下去並不好治理。
而漢中就不同了,吃下漢中後瞬間就增強不少的實力,還可以圖謀益州。
荀攸看著地圖皺著眉頭說道:“使君要是想從陳倉進入漢中,那麼需要走褒斜道,但褒斜道易守難攻,而且董卓活著的時候傳出褒斜道被張魯毀壞了,修好褒斜道需要大量的時間。”
“公達說的有道理,褒斜道的確不適合大軍行進,但主公如此看重褒斜道,想必已經提前有所準備。”李錄說道。
李錄跟隨霍東這麼多年,知道霍東不打無準備的仗,有時候看起來走的是一步險棋,但也是看準了後才走的。
霍東點了點頭說道:“我的確有所準備,張魯的一個部下是我的人,現在可以說褒斜道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我們的大軍進入漢中不成問題,就看何時出兵了。”
荀攸看著地圖琢磨出一些門道了,他敢肯定霍東在進攻涼州之前就已經為拿下漢中做準備了。
“在九月時候進攻漢中最好,那時候漢陽郡與關中佔據的三縣經過一年多的重建後會有不少的存糧,就不用運輸大量的糧草。”李錄建議道。
荀攸也張口同意在九月動兵。
霍東本來打算在五月份動兵的,聽到李錄、荀攸建議在九月動兵後,霍東考慮一下便同意了。
霍東寫了兩封信,一封是寫給在漢中的孫建,霍東會陸續派人增援孫建,派過去的人歸蒙丹統領,然後蒙丹歸孫建指揮。
另一封是寫給劉表的,現在袁術這個盟友大敗之後可能會遠走揚州,就算袁術東山再起,那也距離霍東太遠了。因此霍東想與沒有利益衝突的劉表拉近關係。
霍東派快騎把寫給劉表的書信送到在南陽郡的於奇手中,讓於奇充當使者去見劉表。
於奇接到命令後不敢怠慢,趕緊從商隊中挑選些玻璃製品與書冊去南郡的江陵城。
此時的劉表正在消化南陽郡。
劉表先為荊州刺史,去年劉表聽聞李傕、郭汜等西涼將領帶兵攻破長安城,劉表就打算與李傕做個交易,劉表以朝奉的名義給李傕送了大量的好東西,李傕也就順水推舟用朝廷名義封劉表為荊州牧。
劉表順利的成為荊州牧後就想把袁術佔領的南陽郡收回來,因此劉表與袁紹結盟,然後與袁紹的小弟曹操配合,一起把袁術趕出了南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