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東帶著大軍開始有序的撤退,此時種的春麥已經快要能收割了。

上黨郡,屯留縣。

太陽開始向西斜了,盧裡抱著鐵鍋快步的往家裡走著。

當盧裡來到自家門前的時候,看見阿母正在編織著草人,女兒正在捋著稻草,兒子在一旁玩耍。

盧裡進了院子說道:“阿母,地裡不是已經邊好多草人了嗎?再說再過幾天就要割麥子了。”

小男孩看見盧裡回來了,馬上就讓盧裡抱他,但盧裡手裡抱著鍋呢,根本就無法抱。

老婦人低著頭編著草人說道:“有個地方的草人壞了,我重新編一個。這時的雀鳥太多了,兩天就糟蹋不少的糧食。”

“阿父,這是咱家的鍋嗎?”盧裡八歲的女兒開口問道。

老婦人聽到鍋方才抬頭,看見了盧裡手裡抱著的鍋,老婦人也問道:“誰家的鍋?”

盧裡咧著嘴笑道:“結束民兵訓練了,我因為表現的好就被賞了一個鐵鍋。”

老婦人結束手裡的活,伸出雙手小心翼翼的接過了鐵鍋,然後放到了稻草上。

老婦人邊摸著鍋邊說道:“這可真是好鍋呀!咱家也有鐵鍋了!”

小女孩與小男孩也圍著鍋看。

“阿母,我這就把鐵鍋換上吧,這鍋不能閒著,否則容易生鏽。”盧裡開口說道。

“換,馬上就換。”老婦人高興的說道,鐵器對老百姓來說屬於非常珍貴的東西,何況是這麼大的一口鐵鍋。

盧裡抱起了鍋然後向著屋子裡走去。

小女孩盧雲跟在後面,並且一邊走一邊高興的喊著“我們家有鐵鍋嘍!”

之前盧雲非常羨慕鄰居孫嬸家有鐵鍋,現在她家終於也有了。

比小女孩小了兩歲的男孩不懂鐵鍋的重要性,但看見阿姐這麼高興,他也跟著喊著“我們家有鐵鍋了。”

盧裡進了屋子裡後,把鐵鍋放在一旁,接著把灶坑裡的火種取出來一些,然後把在火灶上的銅釜取了下來。

之前盧裡用泥土和石頭固定住釜,現在要取下來時廢了不少的氣力。

盧裡把釜遞給阿母,然後把本來圓形的坑漏了出來,接著把鍋放了下去。

“還是鐵鍋看著舒坦。”盧裡看著鐵鍋笑道。

老婦人抓起一把乾的麥稈,然後擦著釜的底部與四周。

“阿母這釜收起來就行,往後咱家就用鐵鍋做飯了。”盧裡看著阿母說道。

“這釜跟著我們上了太行山,之後又跟著我們來到了這裡,擦乾淨儲存好了,將來還能用上。”老婦人人邊擦邊說道。

盧裡蹲下幫著阿母把住釜說道:“咱家不回太行山了,就一直住在這裡了。”

“我也想一直這樣生活,但誰知道以後會有什麼變化,還是留條後路把握些。”老婦人邊擦邊說道。

“聽說霍將軍又打勝仗了,只要霍將軍在,就沒有問題。”盧裡說道。

“沒想到像你們這些當兵的居然不用上戰場,而且還供飯,還給鍋。”老婦人說道。

盧裡解釋道:“我們這是民兵,只需要保護本縣不被盜匪侵擾,通常只有正式兵需要上戰場廝殺。”

“你能當上民兵要感謝王隊長,等到收完麥子後,你買點肉與酒,咱請他一家人過來吃頓飯,表示一下心意。”老婦人抬起頭說道。

“嗯。”盧裡點頭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