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使君用人不看重出生,向來任人唯賢,以奉孝的才能定會得到霍使君的重用,明日我就可以帶你去見霍使君。”荀攸說道。

“你在信中說伯喈先生在這裡開了一個書院,我先在書院多學一些學識吧。”郭嘉想再觀察霍東一段時間再做出決定是留還是走。

荀攸沒有強求,點下頭說道:“伯喈先生的書院裡有許多的藏書,我明日帶你去書院看一看。”

這時候夥計敲響了門,然後抬著食盒進來了,兩碗滷肉面,兩壺酒,兩盤胡瓜(黃瓜)冷盤,還有兩頭贈送的蒜。

“其他的菜請客官稍等,馬上就會好。”夥計說完就退了出去,然後把門關上了。

郭嘉有些好奇的看著滷肉面,這應該與他之前吃過的饅頭同一種食材做的。

荀攸拿箸把滷肉與面拌開,然後就始吃了起來。

郭嘉模仿著荀攸的動作,然後吃了起來,比他之前吃的饅頭還要好吃。

“吃麵條一定要吃蒜。”荀攸扒著蒜皮說道。

蒜很小有些難扒,郭嘉費力扒開蒜皮後咬了一口,然後就立馬開始吃麵,的確與之前有些不同。

半碗麵條下肚之後,郭嘉與荀攸開始喝起了酒。

這時候夥計又敲門走了進來,端上來兩盤滷肉和兩盤燉的雞肉。

郭嘉喝了一口酒說道:“我發現這裡的吃食樣式比其它地方多。”

“不止酒樓裡,在地攤上也有許多的吃食是其它地方沒有的,你在這裡住的久一點就知道了。”荀攸笑著說道。

“我來到河東郡後最大的感觸是這裡沒有流民,所有的百姓似乎都有住處,這些流民是被安置了,還是被……”郭嘉沒有把話說完。

荀攸明白郭嘉的意思,郭嘉這是懷疑流民被趕走了或者是被處決了,然後形成這種太平的局面。

“河東郡並非沒有流民,每日都有許多的流民從關中進入河東郡,只不過是你沒有看見罷了。”荀攸吃了一口魚說道。

“那這些流民怎麼處置的?”郭嘉忍不住問道。

“他們會被送往各郡,然後官府會給他們分配住處與耕地,還會借給流民一些糧食。”

“每個月大約有多少流民來到河東郡?”

“大約有七千人,每個月來的人流民越來越多了。”荀攸沒有說從太行山來到上黨郡的人數,他要是說了一定會被郭嘉猜出來一些端倪。

荀攸之前與杜畿說是因為二人都是效命霍東的,而郭嘉現在並沒有投入霍東的門下。

“那麼一年就是八萬多人,這可需要消耗不少的糧食。”郭嘉說道。

“確實如此,但現在各郡的存糧接連上漲, 安排這些流民沒有多大的問題。”荀攸越是瞭解各郡後,越覺得這裡與其他地方不同。

首先是政策實行快,各地的官員做事利落。

然後是賦稅比其他諸侯的地面低,但每年收上來的糧食越來越多。這荀攸能理解,沒有了那些官員、士族、豪右的盤剝,百姓的身上揹負的重擔少了,官府收上來的稅賦也多了。

耕地面積也是增加的越來越快,百姓有了存糧就有了開荒的能力,再加上官府鼓勵開荒,形成了良性迴圈。

現在霍東的實力在隨著時間不斷的增強,只要再過兩年,荀攸相信霍東的實力會強過其他的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