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參轡一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呂陽在與陶升、李廣超分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營寨。
他叫來了三個人,讓他們把黑山軍要攻打上黨郡的訊息帶回去,並且把這裡的情報回去彙報一下。
三人收好好行裝之後,就趁著夜色離開了營寨。
在太行山上,別說少三個人,就是一晚沒了三十、三百人都沒人在意。
翌日,郭泰得知陶升同意派兵攻打上黨郡後,他高興的離開了這裡,他要去勸說更多的人去攻打上黨郡。
霍東在參轡城到處看看,他來到村莊的一戶家裡借點水喝。
這裡的男主人看見霍東帶著許多護衛,肯定身份不凡,趕緊熱情的招待起來。
霍東坐在院子裡木墩上,看著這戶家庭,有一個土坯蓋成的房子,院子裡還有一個羊圈,裡面沒有羊。
幾個兵士們把水囊灌滿後,把水囊重新掛在馬匹上,留下看守馬匹。
還有一些兵士站在霍東的後面,等待霍東。
約三十歲的男人領著兵士灌完水後,又來到霍東的面前。
霍東看著有些侷促不安的男人,他指了指另一個木墩開口說道:“你坐下,我們聊聊天,你是去年被遷移到這的吧?”
男人坐在不遠處的另一個木墩上,他回答道:“對,我是去年來到這裡的,之前在雒陽給大戶人家當佃戶。”
霍東又繼續問道:“成家了嗎?”
“之前沒有姑娘能看上我,再加上自己沒錢,就沒娶,後來到了這裡,娶了個羌女,羌女還有一個小孩子,是個帶把的。”男人回答道。
這時候的男人也有娶媳婦難的問題。
首先是有重男輕女的觀念,有的貧苦人家在看生的是女兒後,就扔了,導致男女比例肯定是失衡的。
再者,有的男人可以娶多個女人,剩下的女人就更少了,這就讓許多的男人單身了。
有戰亂的時候,產生了寡婦,有不少人就只能娶寡婦了。漢朝是允許女人改嫁的,這非常人性化,不知道後來怎麼弄的越來越回去了。
霍東又問道:“在這裡生活的怎麼樣?”
男人看霍東只是嘮嗑,沒了之前的拘謹,他回答道:“從我阿父開始,我家就是佃戶,一年到頭常常捱餓。現在有自己的土地了,婆娘也有了,因為我們家有三口人,分到了十五畝地,官府還鼓勵開荒、養牲畜,這日子之前做夢都不夢不到。”
“你妻子與孩子呢?”
“孩子去學堂了,婆娘去放羊了。”
正聊著,霍東聽到了羊叫聲,透過院子的土牆,看到一個女人趕羊回來了。
女人原本是羌人,後來她的部落被漢軍打敗了,她與兒子被漢軍俘虜了。
之後漢軍拿下了參轡城,她與孩子也被帶到了這裡。
來到參轡一段時間後,漢人宣傳嫁給漢人會優先得到耕地。
她獨自帶著孩子太辛苦了,就嫁了一個約三十歲的男人。
剛開始的時候她還有些忐忑。後來跟著男人生活越長,她就越滿足。不僅他們的耕地、牲畜越來越多,男人對她的兒子也不錯,現在她也能用漢語正常交流了。
當她放羊回來,看到一些騎兵來到自家門口,她一下心就提起來了,趕緊進入院子裡,但被軍士攔阻了下來。
霍東聽男人焦急的說來人是他婆娘後,霍東讓兵士放女人進來,接著掏出十多錢遞給男人,然後帶著兵士走了。
女人看到霍東的臉驚了一下,當初她是俘虜的時候看見過這個人,這人當初是漢軍的首領。
當男人把美滋滋的向她說得到錢的時候,女人才緩過神來,她連忙用漢語問到:“他們來幹什麼?”
“來要了一些水,然後聊一聊天,看這人的架勢應該是個大官。”男人回答道。
女人聽到後放下了擔心,她還以為讓自家的男人去上戰場。
男人說完就把羊圈的木欄開啟,然後把所有的羊都趕了進去,然後開始點羊的數量。
女人則開始準備飯食,她把自家種的已經脫殼小米淘了一下,然後把淘米水小心倒入木桶中,爭取不讓一粒糧食浪費掉,至於淘米水也會餵羊,一點都不能浪費。
男人也拿起用木頭做的鍁,去處理院牆邊上的羊糞。
把這些新羊糞與一些稻草、樹葉摻和再一起,然後堆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