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歸途所聞(第2/2頁)
章節報錯
蔡琰問道:“是收上來的糧食不夠吃嗎?”
漢子不敢看蔡琰,看著地說道:“家裡有五口人,家老母幹不動嘞,還有兩個兒子,一個九歲,一個七歲都沒成力氣,家裡就靠我和婆娘種這二十五畝地。扣除口糧與賦稅,得留下些種子,明年還得買耕具,平常家裡還得買鹽等,要是家裡沒人生病,就能喝粥到明年收冬麥了。”
“百姓都是這麼苦嗎?”蔡琰問道。
“能喝粥還算苦?今年之前我們都是春夏秋把野菜與粟米一起煮著吃,儘可能把糧食留到冬天過冬。今年能喝粥到明年不錯嘞。原本我家有十二畝地,今年官府讓每人至少有五畝地,我家多得了十三畝地,現在官府鼓勵開荒,等到明年我再開幾畝荒地,家裡沒準還有些餘糧。等到兩個兒子力氣成了,咱沒準也能過上皇帝的日子,天天能吃飽了……”漢子越說越興奮。
“你剛才要去哪裡?”霍東打斷男人的話題說道。
漢子只好意猶未盡的說道:“我收一片地,我婆娘帶著兩個兒子收另一片地。我那裡已經收完了,去我婆娘那裡割麥子。”
霍東又讓侍衛拿出一包饅頭遞給漢子,漢子看著白色的饅頭,他之前幫官府修路的時候吃過,非常的好吃,只不過這位貴人送得是白的,之前是發黃的。
漢子趕緊對著霍東他們表示感謝,霍東讓其去忙了。
漢子喜滋滋的走了,說了幾句話得到十錢,還有十多個饅頭,連包裹饅頭的布都是好東西。
霍東對著蔡琰說道:“中原的百姓也沒好到哪裡去,甚至那裡的百姓更慘,因為那裡的豪右更多更強,而且貪得無厭,形成了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造成百姓不是成為奴婢就是流民,所以黃巾來了,雖然不到一年黃巾軍就被打敗了,但這兩年各地又有黃巾復起,可見官府並沒有解決百姓的生活,百姓為了活命,只能又一次揭竿而起了。”
蔡琰感嘆道:“為何世道如此艱難?現在想來,那些雒陽百姓被迫遷移到長安,他們又沒有土地,又如何能生活呢?”
“別太多愁善感了,這天下貧苦的百姓太多了,只需要管好我的自己的地方上的百姓就行了,別替別人操心了。”霍東說道。
蔡琰聞言後說道:“那百姓為何能在你的治下生活,而在別的地方連餬口都不能呢?”
霍東笑著說道:“我是讓百姓緩了一口氣,但也得罪不少的人。”
蔡琰一瞬間就明白了霍東說的話,她與郭縕的夫人交談時,聽到了霍東的一些舉措,在幷州與河東,所有得士族、豪右都被打壓。
霍東把蔡琰扶上了馬車,馬已經吃飽,水也補充完畢,繼續出發,今日要進入河東郡。
漢子揹著包裹樂呵呵的向著自家的麥地走去,時不時的看著手裡的十個錢,路上遇到認識的人就點下頭,算是招呼。
當要到自家的麥地時,他藏起了五個錢,想了一下,他又拿出三個錢,然後繼續走入自家地裡,能看見三個彎腰的身影,一個大人與兩個孩子,大人在中間。
兩個孩子由於太小,忍受不住長時間彎腰,一段時間後就得站起來緩一下,而婦女在孩子休息時候就割過去,等孩子緩過來,再次跟上來後,她再讓出兩邊的幾壟地。
兩個孩子差不多同時看見漢子過來,連忙告訴婦女,婦女也停下來喘口氣。
婦女見到漢子先問道:“糧食都拉回去了嗎?”
“放心吧,已經都拉回去了,用的是孫老漢家的車,到時候給他家二十斤的糧食(漢一斤約為二百五十克)。”
女子聽到後有些肉疼, 這時候她注意到男人揹著一個包裹,她問道:“你背的什麼?”
漢子把包裹開啟說道:“來時的路上遇到了幾個人,他們問了我幾句話,然後就給了我八個錢與這些吃的。”漢子說著又把八個錢遞給了婦女。漢朝的女人地位相比其他封建王朝是不低的,畢竟出了呂雉、竇太后等厲害人物。
女人接過錢後臉上也泛起了笑容,兩個孩子見到白饅頭後嚥著口水,女人給了丈夫孩子各一個,自己也掰了一個,拿著一半吃了起來。
兩個孩子幾口就吃完了,意猶未盡,又要伸手去拿,卻被婦女給制止了。
“你們的大母(奶奶)還沒吃呢。回去再吃。”婦女說道,她看著兩個孩子的眼神,她把自己掰下的那半個饅頭再次一分為二,給了兩個孩子,然後把包裹重新系好。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02章 歸途所聞)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東漢末年生存記》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