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議定娶妻(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儒火急火燎的返回了雒陽,他離開這些天,雒陽沒有發生什麼大事情。他趕緊梳洗一下,然後進宮去見董卓。
董卓頂著黑眼圈見了李儒,他開口問道:“文優,可是霍東結親之事有眉目了?”
李儒拱手說道:“正是如此,我已經說服蔡邕把他的女兒嫁給霍東了。”
董卓非常重視蔡邕,當初董卓進京後就徵召了蔡邕,蔡邕推託不來,後來又被他強行徵召到雒陽了。
董卓點頭說道:“倒也合適,那就以皇帝的名義賜婚,封霍東為徵北將軍。文優認為如何?”
李儒回道:“主公之舉,甚為妥當。”
“那讓誰去河東遊說霍東同意這樁婚事?”董卓又有些犯愁。
“讓張濟前去,張濟在桃林塞,而且他與霍東相熟,霍東不會為難他。”李儒早就定好了人。
“那桃林塞怎麼辦?那裡可至關重要。”董卓又問道。
“可以讓張濟之侄張繡暫時代為管理,張繡打仗勇猛定能替張濟守好桃林塞。”
“如此,就按照文優之意辦吧,還有,此事由你做主,不必再向我請示,省的你來回跑。”董卓說完打了個哈欠。
李儒見此就告退了,又啟程前往桃林塞,他忍不住問候下霍東及其家人,他為了這樁婚事可是沒少趕路,而且因為冒然提親,他還向王允、楊彪賠了罪。
在李儒走了後沒多久,賈詡帶著新鑄的銅錢見了董卓。
董卓面無表情看著手裡的銅錢,它無內外廓,“五銖”二字夷漫不全,很難辯認,其重量只有原本五銖錢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到面值卻與原來的五銖錢一樣。
董卓的下方,賈詡恭敬的站在那裡。
“文和,這錢有些輕了吧。”董卓說道。
賈詡聽到董卓的話後心裡更有底了,董卓說輕了,可能他覺得吃相太難看了,他有點不好意思了。
賈詡恭敬的說道:“相國,我們以這個新鑄的錢作為流通,能讓我們獲得最大的利益。相國也不會在為缺錢而愁苦。”
“如此就抓緊時間把新錢鑄造出來吧,長安與洛陽的銅物都融了,鑄造新錢。”董卓下令說道。
賈詡領命後就退了出去,準備把讓人雒陽的銅物都抬到長安融了。
他自己則先撤離雒陽,他不敢見李儒,怕李儒因為鑄造的新錢責罵他。
李儒到達了桃林塞,把事情跟張濟說了,張濟也沒有猶豫,他相信霍東不會因他出使河東而加害於他。
張濟收拾一下東西帶著十多個騎兵就向著河東駛去。
當張濟帶著人來到渡橋之後,就趕緊亮出身份,說此次他們是代表朝廷來到河東。
高順得到訊息後,他迅速來到渡橋邊上。
他檢視張遼他們只有十餘騎後,就讓他們渡過橋。
他派快騎向安邑彙報此事,然後派一隊騎兵護送張濟他們前往安邑。
李錄接到了朝廷派來使者的訊息後,他又趕緊派騎兵通知在北屈的霍東。
張濟看著車水馬龍的安邑城有些恍惚,這裡讓他想起來,他們剛進雒陽不久時,雒陽也是這種情況,這裡的人雖沒有當初的雒陽人多,但這裡有的雒陽沒有的活力。
連那些百姓也有這種活力,他們衣著雖然素樸,但臉上的笑容卻是非常的燦爛,這種笑容是由內而外的。
李錄前來迎接張濟他們。
張濟沒有看見霍東,他以為霍東擺架子,心裡有些不好受。
“霍東為何沒有前來?”張濟問道。
“使君正在北屈,我已經派快騎告知,很快就會來到安邑。”李錄回答道。
張濟聽到霍東沒有來接他,是因為不在安邑,而不是霍東擺架子後,心中就沒有了那點不快。
霍東在北屈沒事就去樂坊與那些女子談談人生,學學方言,或者去基地溜達一圈,然後上一課,日子過的好不逍遙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