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的商隊從去年開始,就用一車車的銅錢,從幽州、冀州、兗州換回來一車車的糧食,這讓各地的糧食價格猛增。

尤其是河內郡,李樂帶領的黃巾軍不定時的搶一波。袁紹帶來的人需要河內郡提供一部分糧草,再加上河內郡的兵馬需要的糧草,還有上黨郡與馮立的商隊不差錢的買糧,使得河內郡的糧食價格居高不下。

此時袁紹正在河內郡,韓馥與王匡為他的軍隊提供糧草。

袁紹是渤海郡太守,韓馥冀州牧,王匡是河內郡太守。

袁紹與王匡官職是同一級別,韓馥又是袁紹的上司,那麼為什麼二人要以袁紹為主呢?

這就是東漢的奇怪的現象,只要你的的出身好、名望大,就算我官職比你小,我也能指揮你。

其實這幾乎就是血統論了,第一等是有純正皇室血脈的人像劉協。第二等是四世三公的袁家、楊家與一些皇室宗親等。

這種血統論是由上到下都承認的。

九品中正制施行後更厲害,魏晉南北朝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都有些類似印度的種姓制度了。

王匡去找袁紹,希望袁紹能讓韓馥多運一些糧來,現在他沒有錢買糧食了,糧價太貴了,不是糧商坐地起價,而是他們也沒多少糧食了,糧食都差不多被不差錢的馮立與上黨郡買走了。

袁紹的謀士許攸看見愁眉不展的王匡說道:“公節兄有何難事?”

王匡知道許攸深受袁紹信賴,他不敢小覷了許攸這個謀士。

“不瞞子遠兄,我是為糧草之事而愁悶。河內郡如今缺少糧食,可否讓本初兄從韓使君那裡多運一些糧草過來。”王匡說道。

許攸聽完後想,不是我們向你要糧草嗎?怎麼還反過來了?

這時袁紹也出來了,王匡趕緊把剛才的話說一遍。

“我可以嘗試一下,但韓使君不僅要供應我,他還要供應其他聯軍,現在恐怕已經到極限了。公節兄不能從河東與幷州要或者買來一些糧食嗎?”袁紹說道。

袁紹原本還指望王匡多出一些糧食呢,他怎麼會把糧食給王匡。

王匡聽完袁紹愁苦的說道:“本初兄有所不知,河內糧食居高不下,我之前也派些人去河東與上黨郡,想買些糧草回來,但我派去的人沒有買回一石的糧食。”

“這是為何?”許攸疑惑問道,他對河東郡和霍東的印象不錯。袁紹也好奇的看著王匡,等著他述說。

“河東郡與上黨郡不允許人一次買超過兩石的糧食。而且這兩郡而且與河內郡通行的道路都有兵士把守,其他商品不管,見到糧食就沒收。”王匡鬱悶的說道。

袁紹與許攸也沒想到霍東居然只進不出。

袁紹聽完後對著許攸說道:“那個霍東不也號召反董嗎?子遠你去一趟,讓他們提供一些糧食,為反董聯盟貢獻出一份力量。”

許攸上次去河東郡收穫不小,聽袁紹讓他再去一趟,他豈能拒絕。

“請主公放心,子遠定會完成主公所託。”許攸一口答應下來。

“公節兄不必煩惱,河內郡不是有黃巾軍為禍嗎?你我出兵把他們打敗,只是這出兵所用糧草需要公節兄承擔一下。”袁紹說道。

王匡一聽袁紹還是惦記他不多的糧草,這簡直是賊心不死,他趕緊說道:“這股黃巾軍居無定所,尤其善於藏匿於山林中,我率兵多次圍剿不成,他們只是小害,不足為慮,當務之急是討伐董卓。”

王匡在心裡誹謗袁紹,討伐董卓你躊躇不前,待在河內郡,打黃巾軍你倒是積極了。

王匡要糧不成便趕緊走了。

“主公,如果我從霍東那裡要來了糧草,難道真的要分一些給王匡?”許攸問道。

“你回來之前事先派人告知與我,我派士卒去接應。等我們收到糧食後,到時候在分一些給他。”袁紹說道,至於給王匡多少糧食,就看他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