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老母雞的血放的差不多了,就鬆開了手腳,這時老母雞來站起來撲騰了兩下,最終安詳的倒在了地上。

孫小妹開始燒水,然後把老母雞放到大盆裡。

開水燒好後,用瓢裝些開水倒在裝老母雞的盆裡。

然後來始拔毛,清理內臟,剁成塊,燒火燉雞。

日頭已經落下,孫母才帶著小兒子與大兒子的良人從地裡回來。

孫母等人剛進院子裡就聞到雞肉的香味。

孫母暗自詫異孫小妹是勤儉之人,今兒怎麼把雞給殺了呢?

聽到開門聲響,孫路與小妹也都出來了。

孫路的良人、小弟與阿母看見孫路回來都喜笑顏開。

“老大,你要當縣尉了?當官了。”孫母驚訝道,旁邊圍在一起的其他家人也都很吃驚。

“對,原北屈令現在是河東郡守了,我們這些跟隨他的人也都獲得了重用。”

“那大哥你去哪裡呀?”孫路的弟弟問道。

“東垣縣,離這裡比較遠。”

“那大哥你豈不是要很長時間才能回來?”

“是的,要很長一段時間。”

眾人又聊起孫路去安邑發生的一些事情,要吃完飯了,孫母宣佈了個決定。

孫母讓孫路帶他的良人去當官,她帶著小兒子與小女兒留守在北屈這裡。

孫母已經習慣在這裡生活了,她不想放棄在這裡的土地,她已經在這裡紮下了根。

孫路看阿母主意已定,便只好同意。

夜晚孫路與自己的良人回到主房旁邊蓋的房子裡。

春天到了,又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

第二天早晨孫路抻了抻腰,今天他也要去地裡與阿母一起幹活。

張通比孫路晚些時候才到達家裡。

現在張通的父親因為之前與匈奴人作戰有攻已經從里長升為亭長。

中國老百姓從古到今是最具有韌性的,他們會想盡辦法種地恢復生產。

蒲縣在李溫與李亮的治理下已經從上次匈奴人侵略中的破壞開始走了出來。

許多百姓在土地裡彎腰勞作,他們時時刻刻在與時間賽跑,只是想多收穫一點糧食。

張通回到家裡,家裡的門正被鎖著,他一點都不慌,他把門前的其中一個石頭掀起來,鑰匙果然在這裡,拿出鑰匙,在鎖上捅了捅,終於開了。

張通把包袱一認,就躺在了火炕上休息睡覺。

張雷與媳婦回來時,看到家門已開,心裡一驚,連忙進屋看是否丟失東西。

然後就看見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張通。

二人沒有打擾張通,又安靜退了出去,準備晚上的吃食。

張通的母親也拿刀殺雞,沒辦法,這時候賣豬羊肉的都關了,只有拿新鮮的雞開刀了,張雷則去同村捕魚的老李頭家要了條魚。

一人殺雞,一人去鱗,為回來的兒子準備飯食。

張通睡醒時,晚飯也經要做好了。

“咋不多睡會兒。”張通的阿母看見張通醒了說道。

“飯好了,你醒了,卡的還挺準。”張雷雖然也想兒子,但就忍不住損上兩句。

張通也習慣了他阿爹的語氣,幫著準備好吃飯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