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有些撓頭,他慶幸幸好沒把大話放出去,要不然現在就尷尬了。

“這朝廷還是以功績給封賞的,如果沒有大的功績恐怕不足以成為郡守。”

“我曾隨皇甫嵩征戰黃巾軍,射殺過張梁,又解安邑之圍,戰勝五萬黃巾軍。”霍東沒有把戰勝反叛匈奴人往上報,連黃巾軍數量都消減一些,你說了沒人信呀,人家還會認為你吹牛吹大了,沒準還會徒增些煩惱。

袁術發現有點小瞧了霍東。

他袁術也是好面子的,袁術道:“如真如你所言,但是可以一試,我也會試著替你運作一番。”

“如此,小弟在此先拜謝了。”霍東舉起手中的酒樽一飲而盡。

袁術也不落下,二人盡興而散。

袁術回去後先洗了把臉,又在奴婢服侍下換了衣服來到了他叔父袁隗這裡。

袁術先與袁隗說了河東之事,還說了他認識河東北屈令霍東,此人是他朋友,有能擔任郡守之功,至於有沒有當郡守之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可為袁家助力,有資格成為袁家的人。

袁隗一直有些瞧不上袁術的,他年輕時都沒有袁術過的這麼瀟灑。不曾想他這個侄兒竟然關心起袁家未來了。

袁隗沒有做出保證,只是說會看情況幫助一下。

袁術也沒強求,他已經幫了,不成也沒辦法了。

豎日漢靈帝收到了河東郡守王邑與郡丞戰死的奏報,讓他欣慰的是有個北屈令霍東,他帶領北屈軍民增援安邑,大破黃巾軍,但其中有一部份黃巾軍跑到河內與弘農交界處。

這就對上了為什麼這兩處突然出現大批黃巾軍。

但河東主薄黃敬說,河東境內還有十多萬黃巾軍肆虐,請儘快委任新郡守,恢復河東秩序。

漢靈帝準備明日朝會再議河東之事,他現在已經被各地壞訊息衝擊的有麻木了,這份奏報起碼有個好訊息,那就是安邑暫時安全了。

朝會又開始了,各位大臣照例拿著朝笏,脫下履準備照例打完卡下班。

漢靈帝在婢女攙扶下坐在了皇帝寶座上,本來攙扶這活應該是應該是宦官的,但漢靈帝覺得年輕的少女更能補充自己身體所需要的活力。

漢靈帝例行咳嗽兩聲後道:“今日先商量河東之事。”說完把黃敬寫的奏報給個宦官,讓他念出來。

宦官接過後就開始大聲讀了出來,雖然聲音有些尖,但中氣很足,大殿眾位官員都聽的清清楚楚。

其中位列三公的袁隗與車騎將軍何苗早已經得知了訊息,不是那麼驚訝。

大臣們想這一年已經死了多少一地主官了,西河郡太守、幷州刺史,如今又加了個河東郡守。

看來在外面當官太危險了,還是在雒陽安全些,畢竟皇帝在這呢。

“先定下來河東郡守之職以安河東民心。”皇帝在宦官讀完後說道。

眾大臣先是安靜一下,然後交頭接耳商量讓誰去。

這時候車騎將軍何苗站出列道:“臣保舉一人定可勝任此職。”

漢靈帝來了興趣問道:“愛卿舉薦個人。”

“微臣舉薦的就是奏報中,大破黃巾軍的北屈令霍東。”

如果霍東在此一定會非常欣慰,沒有白給何苗那些錢,有事兒是真上呀!

“哦?論武力確實可以。”漢靈帝點了點頭。

這時大將軍何進站了出來:“陛下,河東是護衛雒陽重要戰略要地,怎可輕易受給沒有當過一郡主官之人?況且如果他是河東人,三互法也不允許呀。”

何進站出來反對純粹是因為何苗支援,他現在與何苗關係越來越對立。

這異父異母的兄弟說起來還是有點尷尬。

所謂的三互法,大概意思是婚姻之家及兩州人士不得對相監臨。

就是:朝廷在任命地方官員時,需要考核他籍貫、聯姻這兩種情況,不能在自己和妻子的籍貫做官。

何苗看著何進背影暗恨,我支援你就反對,我反對的你就支援,這是要較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