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人才(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在蒲縣正在從戰爭中恢復,你派些人去指導當地人,讓他們找李溫就行了。”每一個產糧地,霍東都不能放棄。
進入三月中原腹地也有黃巾軍起事。天下更加混亂。
中平五年(188)三月,漢室宗親,太常劉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上書靈帝劉宏,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以重其職。刺史本為監察官,自東漢以來,刺史越發重要,漸漸擁有一州軍政大機。
黑眼圈越發重的靈帝為鎮壓此起彼伏的打壓各地打著黃巾軍旗號的反抗朝廷之人,就從劉焉之議,確定改刺史為州牧,不再廢除州牧制度,並選派列卿、尚書出任州牧,其中以漢室宗親為主。
於是,州牧成於居於郡之上和行政長官,握有一州行政大權,職位甚重。
各個州牧開始各據一方,形同諸侯割據。這種狀況最終演化成為漢末諸侯割據分爭的局面。
靈帝並不笨,他知道大漢日漸勢弱,他想以這些宗室為大權的州牧在關鍵時候幫幫朝廷一把,不成想這些漢室宗親在靈帝死後紛紛只圖自保,眼見漢室衰落。
黃巾軍以一掃光之勢向安邑前進著。
孫建早早讓人拿著信物去安邑城裡找到安插在安邑城裡負責人盧成做好準備。
“克成,已有訊息平陽已被黃巾軍包圍,不日即將失守,克成可有良策。”河東郡守王邑問向自己心腹主薄黃敬。
“府君,如今黃巾軍勢大,去向不明,各縣訊息傳遞閉塞,為今之計,組織更多人守城,派出人探子查明黃巾軍的路線,如若黃巾軍南下,能提前做好準備。”黃敬恭敬答道。
王邑嘆了口氣道:“如今真是多事之秋,匈奴反叛,黃巾又起,何時方能太平呀?”
王邑用幾年時間打壓與拉攏各方勢力,才把控了河東大局。
前段時間還與河東本地勢力郡丞杜義還有衛家共同商討分北屈之田地錢財,關係更加親近。
如今黃巾軍一起有可能讓王邑幾年的辛苦功虧一簣,又如何讓他不憂心。
“本欲借杜義之手削弱霍東勢力,使杜義衛家為我所用,這一石二鳥之計如今是不成了。”王邑心中琢磨著。
黃敬出去接到一份密簡,又折身反回到王邑身邊,從竹筒美取出竹簡遞給王邑。
王邑突然站了起來,雙手還緊緊握著那份情報。
“府君,出現何種變故?”黃敬看見王邑失去往日穩重後問道。
“平陽失守了,黃巾賊軍正在南下。”王邑蹙著眉頭道,並且把手中的竹簡遞給黃敬。
黃敬接過後仔細看了看。
與此同時孫建派出的人也來到安邑城與盧成相見,盧成看見了霍東給孫建最高行事令牌。
見到這個令牌就如同霍東到。而孫建的命令更加簡單,就是七個字,破城除王杜二人。
盧成他們在被訓練時,第一準則就是服從命令。
盧成接到命令沒有猶豫,開始讓人注意王邑、杜義平常的行走路線。
現在在安邑城內聽命於他的手下已有一百五十七人,這些都是在北區基地經過訓練的。
現在這一百多人在安邑從事各種工作,有的是酒樓夥計,有的是販夫走卒,兵器甲冑弓弩俱都齊全。
孫建當流民討飯時知道一個道理,要想不被餓死就要搶先下手。
既然知道如今王邑、杜義是他大哥的對手,就沒有道理等著他們日後來找麻煩。
還有什麼藉著黃巾軍除掉敵人更方便的計策嗎?